2022年9月6日,大连理工大学侯军刚教授团队分别在Science Bulletin(IF=20.577)、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IF=16.383)上发表了最新成果,即“Engineering single-atom active sites anchore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for efficient metallaphotoredox C-N cross-coupling reactions”和“Engineering Single-Atom Active Sites on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for Boosting CO2 Photoreduction”。下面,对这两篇成果进行简要的介绍,以供大家学习和了解!1Science Bulletin:Ni SAS/TD-COF高效的金属光氧化还原C-N交叉偶联反应 光氧化还原催化已成为有机小分子合成不可或缺的解决方案,但是单原子活性位点的精确构建不仅决定了催化性能,而且有助于理解结构-活性关系。基于此,大连理工大学侯军刚教授(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一种简便的方法,通过使用4, 4′, 4”-(1, 3, 5-三嗪-2, 4, 6-triyl)三苯胺和2, 6-二甲酰吡啶构建的多孔共价有机框架(COF)来锚定单原子Ni位点,形成Ni SAS/TD-COF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Ni SAS/TD-COF催化剂实现了芳基溴与胺的可见光催化C-N交叉偶联反应,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其中,该反应提供了高收率(71%-97%)的胺产物,其底物范围广泛,包括具有缺电子、富电子和中性基团的芳基和杂芳基溴。值得注意的是,Ni SAS/TD-COF可以从反应混合物中回收,在几次循环后的光氧化还原性能的损失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该研究为合理设计COFs上的单原子活性位点和深入了解可持续有机转化的光氧化还原机制提供了一个很有前景的机会。
图1.合成示意图和结构分析图2.形态和结构表征图3.结构分析图4.动力学分析图5. 光催化性能图6.机理分析总之,作者开发了一种通用合成方案来制备不同的单原子金属位点(Fe、Co、Ni、Zn、Cu、Mn和Ru),这些位点锚定在三嗪基COF骨架上,具有金属-氮-氯桥接结构,用于高性能的催化CO2还原。合成的Fe SAS/Tr-COF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光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实现了980.3 μmol g-1 h-1的CO生成率和96.4%的选择性,是原始Tr-COF的约26倍。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和像差校正HAADF-STEM的组合分析证实,Fe SAS/Tr-COFs的存在和配位环境。根据DFT计算,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归因于原子分散的金属位点和Tr-COF主体的协同作用,降低了*COOH中间体形成的反应能垒,促进了CO2的吸附和活化以及CO的解吸。该工作不仅为在原子尺度上合成SAS/Tr-COFs提供了一般策略,而且还为有效的CO2转化提供了深入的见解。Engineering Single-Atom Active Sites on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for Boosting CO2 Photoreduction. J. Am. Chem. Soc., 2022, DOI: 10.1021/jacs.2c06920.https://doi.org/10.1021/jacs.2c06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