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理Adv. Sci.:分层多孔电极助力CO2电还原为甲酸盐 2022年9月21日 上午4:37 • 顶刊 • 阅读 49 本文报道了一种三相界面工程方法,该方法结合了分层多孔形态设计和表面改性,实现了CO2向甲酸盐的高效选择性转化。 将水系电化学CO2还原为有价值的产品被视为实现碳中和的最有希望的候选方法之一,但仍然存在选择性差和电流密度较低的问题。其中,高效的CO2还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结构良好的电极来实现CO2、电解质和活性位点的高效、稳定的三相接触。 基于此,南京理工大学李强教授和冯浩讲师(共同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一种三相界面工程方法,该方法结合了分层多孔形态设计和表面改性,实现了CO2向甲酸盐的高效选择性转化。 具体而言,首先将铋纳米片阵列(Bi NSA)沉积在多孔铜泡沫(Bi NSA@CF)上,然后在Bi NSA表面修饰具有氟烷基链官能团的亲氧网络。泡沫铜形成的宏观孔隙提供了纵横交错的微通道,有利于电解质传输。由纳米片阵列衍生的大量微小空隙,使得固体活性位点得以更多地暴露。亲氧网络能够有效转移和吸附CO2,从而成功构建了具有高效三相接触的电极。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表明,引入的官能团为甲酸盐形成过程中关键中间体*OCHO的生成提供了更好的热力学优势。 此外,好氧网络还固有地包括Bi-O-Si和Si-O-Si连接,从而稳定了三相界面。通过利用这种方法,在较宽的电位窗口内实现了选择性甲酸盐生产(选择性高于90%),并且在甲酸盐选择性为98%时实现了高于90 mA cm-2的局部电流密度。这种性能在型电池中是显著的,同时在约25 h的长期运行过程中,该电极在电流密度和甲酸盐选择性方面均保持了优异的稳定性。 Triple-Phase Interface Engineered Hierarchical Porous Electrode for CO2 Electroreduction to Formate. Adv. Sci., 2022, DOI: 10.1002/advs.202204472. https://doi.org/10.1002/advs.202204472. 原创文章,作者:华算老司机,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2/09/21/8485f134ce/ Adv. Sci.催化南理 赞 (0) 0 生成海报 微信扫码分享 相关推荐 天津大学杨春鹏AEM:固态电池突破!同时提高SPEs离子电导率和机械强度! 2024年6月6日 东南黄晓东&清华何向明/王莉,AFM综述:LiTFSI的前世今生! 2024年7月13日 于吉红院士团队,2023年成果精选! 2023年10月1日 EnSM:调控FeN4的d带中心,有效增强氧还原反应活性 2023年10月7日 晁栋梁/赵俊伟AEM: 锌离子电池,实现10000次循环! 2023年10月7日 湖南大学王双印/陈如,最新Angew! 2023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