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固态物理与储能工程团队与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诚聘二次电池及储能/理论计算方向博士后(长期有效)。虚位以待,期待有志之士加盟,一起成长!
1. 碱金属二次电池电极材料制备、电极反应机制、动力学研究。
4. 金属负极界面保护及工程化应用, 新型阻燃电解质等。
5. 理论计算(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机器学习):电池材料设计,电催化反应包括二氧化碳还原,合成氨和氧还原等。
侴术雷,教授,博士生导师,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温州市钠离子重点实验室主任,并担任Wiley旗下高水平期刊《Carbon Neutralization》主编、《Battery Energy》副主编,以及Elsevier旗下 《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和Wiley旗下《Carbon Energy》等期刊编委、材料学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和能源材料顶级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等特约编辑。
主要从事储能系统及化学电池、新型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等研究,特别是钠离子储能电池正负极关键材料及电解液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在Science, Nat. Chem.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共发表文章340余篇,高被引论文27篇,被引用20000余次,h因子77,2018年-2021年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球高被引学者,温州大学首位入选2021年度全球高被引学者。
陈明哲,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固态物理与储能工程实验室负责人。硕士毕业于四川大学,师从钟本和教授及郭孝东教授;博士毕业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师从窦世学院士、刘化鹍院士及侴术雷教授。曾在ISEM研究所、韩国高丽大学等机构担任博士后、高丽学者等职。于2021年底受聘于南京理工大学。
长期从事钠/钾离子电池低成本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基础性研究,包括微纳尺度反应及相变机理、扩散动力学、阴/阳离子可控定位掺杂、多电子反应调控及微纳结构构建等。近五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Energy Environ. Sci., 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 等知名SCI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共有合著论文60余篇,多个成果被德国DESY同步辐射中心及Wiley News作为亮点成果报道。
论文总被引用次数2700余次,h指数30。主持国家及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工信部专项1项,科技部专项1项, 自主科研专项1项等。曾获杰出博士毕业论文奖,ISEM研究所最佳论文奖,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及JMCA新锐科学家等荣誉,并长期担任AEM, AFM, Small, JMCA, ACS AMI, Carbon, Electrochim. Acta等SCI期刊独立审稿人,邀请报告20余次;
现为中国化学会会员,Exploration, Energy Environ. Mater., Mater. Today Energy, Carbon Neutralization及《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青年编委会成员及Front. Energy Res., Batteries和Crystal等SCI期刊客座编辑,并任江苏省高新科技企业认定专家,江苏省智库科技咨询专家,国家留学基金委通讯评审专家等。
谭歆,研究员,温州大学瓯江特聘教授,洪堡学者。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之后于德国马普学会弗里茨•哈伯研究所,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和波多黎各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工作,2022年9月加入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化学和计算材料学,包括电催化以及相关化学储能与转化反应(燃料电池、锂/钠离子电池)在新能源方向的应用。
共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其中(共)一作和共通讯文章45篇),包括国际高水平期刊论文Nat. Catal.、Nat. Commun.、Energy Environ. Sci.、Angew. Chem. Int. Ed.、ACS Nano、ACS Energy Lett.、Energy Storage Mater.、ACS Catal. 等。其中30篇论文的影响因子大于10。论文被SCI引用3500 余次,H 指数为34 (Google Scholar)。与美国、澳大利亚学者合著英文专著一部(CRC出版社)。申请澳大利亚发明专利2项。
肖遥,博士,温州大学瓯江特聘教授,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入选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一直从事先进新能源二次电池关键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从2014年7月至2021年7月分别在四川大学钟本和教授/郭孝东教授课题组,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郭玉国研究员课题组,以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陈晓东院士课题组从事钠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动态结构演变,可控相变机制,局域化学与能级轨道调制以及结构基元操控等方面的研究。
近五年来,已发表SCI论文50余篇,被引1950余次(Google scholar统计),h-index 25。其中,以第一作者/共同一作/通讯作者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2篇),《Advanced Materials》(3篇),《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3篇),《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1篇),《Advanced Science》(1篇),《Carbon Energy》(2篇),《Carbon Neutralization》(2篇),《Nano energy》(1篇),《Research》(1篇),《eScience》(1篇) ,《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2篇)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1篇)等国际高水平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论文入选热点文章及封面。
另外,主持项目三项,同时担任温州大学与Wiley出版社合办的高质量期刊《Carbon Neutralization》执行编辑以及高起点SCIE期刊《Carbon Energy》、《Exploration》等期刊的青年编委以及《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ACS Nano》,《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国际权威期刊的审稿人。
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由工信部、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素有“兵器技术人才摇篮”的美誉。
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前身为弹道研究所,经多年建设已发展为以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多学科为主的综合型学院,曾被国家科委和国家教委授予“全国高等学校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院科研力量雄厚,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期从事军民两用高科技研究;年均科研经费3000万元以上,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近五年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
2021年9月28日,温州大学与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政府积极响应国家“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共同成立了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简称温碳院,英文名称Wenzhou University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stitute for Carbon Neutralization)。研究院旨在实现钠离子电池产业化,促进清洁能源发展,优化能源结构,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
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为实体科研机构,由全球高被引学者、澳大利亚年轻科学家侴术雷担任院长。团队核心成员30余人,包括20余名海外青年博士人才,团队中教授10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2人,博士学位12人。汇聚海内外顶尖专家,致力于打造“高、精、尖”钠离子电池储能新标杆。
1. 国家规定的博士后事业编制,在住房、医疗、养老等方面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并协助解决子女入托问题。
2. 对出站的优秀博士后进行选留考核。符合人才引进条件的,可按人才引进程序申请学校各层次教师岗位。
3. 博士后在站期间满足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文件规定的业务条件的,可参加专业技术职务评定。
4. 入选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和“博士后国际交流引进计划”者,直接按照紫金博士后聘任,出站后进入师资队伍。入选“博新计划”者,学校全额提供40万年薪以及20万元科研经费支持。
5. 学校为博士后在站期间提供2000元/月租房补贴。
6. 学校对博士后申请各类科研资助和国际交流计划提供支持。
7. 学校在自主科研项目等条件建设方面,为优秀青年师资提供优先通道。
8. 学院设立青年教师发展基金,提供5万元博士后专项基金,为博士后成长提供支持。
9. 可参评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成功入选后可获两年30万个人补助,待遇叠加发放。
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与温州大学碳中和创新研究院多位导师团队共拥有近1200平米科研场地,经费充足。在二次电池领域深耕多年,团队成员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验技能,实验室有良好的氛围。与国内外顶尖团队有着密切合作。
团队拥有材料表征、电化学测试以及反应机理原位表征所需的各类软硬件条件,科研经费充足,与国内外同行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先进表征仪器包括原位球差校正电镜、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聚焦离子束电镜、Raman光谱、原子吸收AAS、差分电化学质谱(DEMS)、原位XRD、原子力显微镜AFM、XPS、固态核磁等。
2. 具有较强的科研水平和创新思维,且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
3. 年龄不超过35周岁且首次进站时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
申请人请将详细简历(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科研工作概述、论文发表情况等)以及代表作发送至chenmingzhe@njust.edu.cn及xiaoyao@wzu.edu.cn。简历经过筛选后通知面试,通过后经学校入职程序办理入站手续。
原创文章,作者:华算老司机,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2/09/26/5ef2de8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