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李彬ACS Energy Letters:可调控相变电解液实现稳定的锂金属电池! 2022年10月18日 上午12:19 • 顶刊 • 阅读 35 本文提出了一种相变电解液(PCE),其LSS可以通过改变电解质的物理状态进行调节。 Li+的溶剂化结构(LSS)被认为是决定锂金属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决定性因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彬等提出了一种相变电解液(PCE),其LSS可以通过改变电解质的物理状态进行调节。 图1. 制备的PCE和相应的溶剂化结构示意图 具体而言,作者筛选了一系列熔点相对较高(>10 °C)的电解液溶剂,其中十二烷二酸二甲酯(DDCA)溶剂型电解液(PCE)表现出优越的综合性能,包括高氧化稳定性、与锂金属的兼容性和离子传导性。所获得的PCE(1.3 M LiTFSI-DDCA:DME = 3:1 vol %)在22℃的熔点处具有相变特征,温度高于或低于该温度会导致物理状态的可逆变化(液体↔固体)。 更重要的是,利用拉曼光谱和分子动力学(MD)模拟,作者发现LSS也可以根据PCE的物理状态在溶剂-分离离子对(SSIP)和紧密接触离子对(CIP)之间转化。LSS的随温度变化有助于调节Li+-的传导机制,即使在固体状态下也能获得9.6×10-4 S cm-1的相对高的离子电导率。 图2. PCE的表征和评估 受益于PCE的高转移数(0.58)和负极侧的有机-无机混合SEI,在液态PCE中观察到了无枝晶的沉积。此外,具有CIP结构的固态PCE减少了自由溶剂分子,提供了一个天然的物理屏障来抑制过渡金属离子的穿梭。 最后,结合PCE的相变性质及其可转化的LSS,作者提出了一个精心设计的循环协议,并在Li-LiMn2O4(LMO)体系中进行测试,结果锰离子在LMO正极中长期溶解的问题得到了缓解,并获得了稳定的LMO电池性能。 图3. Li-LMO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Solvation Structure-Tunable Phase Change Electrolyte for Stabl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ACS Energy Letters 2022. DOI: 10.1021/acsenergylett.2c01919 原创文章,作者:华算老司机,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2/10/18/2402287dea/ ACS Energy Letters北航电池 赞 (0) 0 生成海报 微信扫码分享 相关推荐 朱美芳院士/杨建平/陈俊Adv. Sci.:有机/无机杂化纤维:电化学能量应用的可控结构 2023年10月15日 大牛Glorius院士,最新Nature Catalysis! 2024年10月27日 索鎏敏Nature子刊:富阴离子界面使4.6V无阳极锂金属电池成为可能! 2023年10月8日 孙靖宇/李亚运ACS Nano:单原子Co-Nx分散体植入的双功能纤维骨架助力长寿命锂硫全电池 2023年10月27日 赵进&马延文&谢燕楠Nano Energy:高可逆锌金属负极,大电流密度下1200h超稳定循环! 2022年9月29日 最新催化成果展:黄勃龙、邱介山、王定胜、邵宗平、汪浩等人 2023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