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AFM:COF的原位变形拓扑结构实现高性能锂硫电池! 2022年12月8日 下午7:22 • 顶刊 • 阅读 65 GO诱导亚化学计量COFs的原位拓扑结构变化 具有各种拓扑结构的共价有机框架(COFs)通常是通过选择和设计具有丰富形状的连接单元来合成的。然而,这一过程是耗时和劳动密集型的。此外,COFs层的紧密堆积大大限制了其结构优势。通过拓扑设计有效利用COFs的高孔隙率和活性位点是至关重要的。 南京大学袭锴、Zhen Meng等首次提出在不替换单体的情况下,通过添加氧化石墨烯(GO)来诱导亚化学计量COFs的原位拓扑结构变化。 图1. COFs合成及其拓扑结构变形的示意图 使用氧化石墨烯(GO)作为诱导因素,可合成具有足够暴露孔径的D-[4+3]COFs。有趣且独特的是,除了削弱分子间的堆积,GO还可以诱导COFs连接单元(D- [4+3] COFs1)和COFs纳米片(D- [4+3] COFs2)的纵向延伸堆积方向的平面结合选择变化,这产生了两个优点: 1)拓扑变形通过增加孔径大小和数量(D- [4+3] COFs1)或通过使通道更加规则(D- [4+3] COFs2)来丰富孔隙的可及性; 2)作为生长基质和连接单元,GO减轻了COFs的紧密堆积,使孔隙面积和极性基团的暴露最大化,缩短了传质距离。 图2. 动力学研究 作为概念验证,D- [4+3] COFs被用作Li-S电池的硫正极载体,实现了高负载和多硫化物中间体的有效锚定,同时提高了氧化还原活性并缩短了Li+迁移路径。 因此,该电池在0.5C时可提供高达1057 mAhg-1的初始容量,并且在500次循环后仍能保持85.15%以上的初始容量。据作者所知,这是第一个在不改变单体的情况下,通过添加二维诱导因素来改变拓扑结构和增加功能的设计。 图3. Li-S电池性能 In Situ Deformation Topology of COFs with Shortened Channels and High Redox Properties for Li–S Batterie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2. DOI: 10.1002/adfm.202211356 原创文章,作者:v-suan,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2/12/08/74e6a1b17a/ 电池 赞 (0) 0 生成海报 微信扫码分享 相关推荐 Nature重磅:高鸿钧院士与合作者再获突破! 2024年1月30日 曹传宝/朱有启ACS Nano: 阴离子Te取代提高CuS纳米片正极的储镁性能 2022年1月20日 清华邱新平/矿大初茉Nano Energy:共晶熔盐处理显著提高无钴富锂正极性能 2023年10月12日 0衰减!华南理工「国家杰青」梁振兴团队,最新AEM! 2024年10月27日 中南纪效波/侯红帅EnSM:N, S共掺杂碳点作为稳定锂金属负极沉积的电解液添加剂 2023年10月27日 孔彪/李勇AFM: 基于纤维素气凝胶-明胶固体电解质的可植入/生物降解锌离子电池 2023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