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中国化学会、学之策
根据《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条例》,经同行评议和专家集中审议,并经中国化学会奖励工作委员会决议,决定授予福州大学陈秋水等10位优秀青年化学工作者“2022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中国化学会向各位获奖者表示衷心的祝贺,希望各位获奖者不忘初心、再接再厉、潜心科研,不断迎接更多挑战,取得更新成绩!
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设立于1983年,是学会最早设立的学术奖励。主要授予在化学基础及前沿研究领域、应用及工程工业领域或化学教育领域能够创新、改进并独立完成工作,年龄不超过35周岁的优秀化学青年工作者。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每年评选一次,截至2022年已有362人获得此奖。
2022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于2022年5月启动推荐、申请,历时两个多月的推荐、申请期,收到了来自全国五十余家高校科研院所、近百位优秀青年化学工作者的关注和申报。经函评和会评两轮评议,并经中国化学会奖励工作委员会决议,产生10位优秀获奖者。将于2023年6月17-20日在青岛举办的中国化学会第33届学术年会举办颁奖典礼,为获奖者颁发奖励证书。
授奖理由:发展了高效率X射线发光的纳米晶闪烁体,研发了高灵敏、高分辨X射线成像分析新技术新仪器。
科研工作介绍:陈秋水教授2009年本科毕业于福州大学,2014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先后在哈佛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研究工作,2019年12月加入福州大学“食品安全与生物分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陈秋水教授近年来致力于分析化学和X射线成像的基础及前沿研究,取得了系列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开发了对X射线高灵敏响应的钙钛矿纳米晶闪烁体,阐明了新型纳米晶闪烁体中重原子效应下激子复合的高效X射线发光机制,研发出了高灵敏、高分辨的X射线成像分析新技术和器件;发展出了长寿命X射线发光的稀土纳米晶闪烁体,揭示了由辐射触发的阴离子迁移诱导超过30天的持续辐射发光机制,发明了柔性高分辨X射线成像分析新技术。
授奖理由:发展了低剂量积分差分相位衬度球差电镜成像技术在分子筛和限域小分子等体系中的应用。开创了研究限域小分子动态行为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新领域。
科研工作介绍:陈晓研究员2011年本科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2017年博士毕业于大连交通大学,后续在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开展工作。发展了一系列对分子筛孔道及多种限域分子的高质量成像策略,获得了客体分子和分子筛骨架在超低电子剂量下的同时清晰成像,并在纳米孔道中实现对具有电负性杂原子的探针分子进行超高分辨结构成像,在原子尺度上研究氢键相互作用以及键合位点。使用对二甲苯分子作为旋转指针研究了MFI型分子筛框架直孔道中的主客体范德华相互作用,揭示了苯分子吸附脱附引起的分子筛孔道可逆变形机理,并对分子筛孔道内单个吡啶分子和噻吩分子构象的原子级解析和酸性位点研究。下一步计划将透射电子显微术、原位气氛结构表征、分子筛结构设计以及催化反应机理研究相结合,开展化学、催化和材料领域相关的原子尺度物质结构及重要化学反应的实时动态观测,将从原子和化学键的尺度上理解多孔材料中成键、催化等行为。
授奖理由:在金属空气电池研究方面发展了一系列动力学表征新方法,建立了媒介体电催化反应的吸附-传递模型,揭示了电极反应真正界面和中间产物超氧化锂(钠)的歧化规律,阐明了金属空气电池媒介体催化反应机理。
科研工作介绍:陈宇辉教授2009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2014年博士毕业于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先后在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英国牛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7年在南京工业大学开展科研工作。陈宇辉教授聚焦金属-空气电池的电极反应界面和机理,在技术上发展了适配挥发性有机电解液体系的差分电化学质谱等新方法,发现了一些电极反应新规律,厘清了充放电过程的动力学瓶颈。揭示了放电过程的主要反应界面和关键中间产物超氧化物的歧化机制;定量了充电过程中电荷转移过电位、副产物钝化过电位等多种过电位的贡献比例和变化规律;发现了固液界面上媒介体电催化的动力学突跃和反转现象,建立了媒介体催化电极反应的吸附-转移模型,从而阐明了电池中媒介体催化反应机理;提出了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碳酸盐钝化层的分解机制和前驱体稳定化策略,从而抑制了次生副反应。
授奖理由:将计算化学与实验相结合,应用质谱技术捕捉反应中间体,对多个有机反应的机理进行研究。推进了物理有机化学和计算化学的交叉融合。
科研工作介绍:成贵娟助理教授2010年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2015-2017年于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煤炭研究所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18年至今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开展科研工作。主要从事有机化学反应和酶催化反应机理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近年来,结合计算与实验阐明了多类催化合成反应机理,利用质谱技术捕获和表征反应活性中间体,结合计算化学方法从分子层次揭示反应机理、活性和选择性调控机制。最近在类酶小分子不对称催化和廉价过渡金属催化反应的机理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明确了亚氨基双磷酰亚胺酯催化剂的手性识别机制,为发展类酶手性催化剂提供了理论基础;提出了二价镍转金属和铁氮化合物σ和π电子转移通道等模型,更新了对廉价金属催化剂的活性催化物种、电子结构、价态变化和电子转移通道等本质机理问题的认识。
授奖理由:提出了新的高自旋基态高分子设计策略,实现了高分子半导体自旋基态的有效调控。
科研工作介绍:雷霆特聘研究员于2008和2013年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2013-2018年在斯坦福大学化工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年3月加入北京大学开展独立科研工作。主要从事有机高分子半导体材料的设计合成、性能调控和器件应用研究。近年来,率先提出了高自旋基态高分子设计策略,首次实现了高分子半导体中自旋基态的有效调控;针对重掺杂有机半导体载流子迁移率低、稳定性差、器件性能落后等问题,提出并发展了一系列重掺杂有机半导体材料设计策略,实现了重掺杂有机半导体中载流子迁移率的大幅提升;提出了“掺杂态调控”策略,发展了高性能柔性电化学晶体管器件及生物传感器件,实现了多种人体代谢物的高灵敏度检测。
授奖理由:发展了药物先导化合物合成与筛选手段-DNA编码分子库技术,构建了原创新药筛选平台,发现了多个结构新颖的药物先导物。
科研工作介绍:李亦舟教授2005-2014年于北京大学开展本硕博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2014-2017年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17年至今于重庆大学开展工作。主要致力于化学与生命科学交叉领域研究,围绕药物先导化合物发现面临的挑战性问题,发展了DNA编码分子库技术,从技术方法与应用体系层面开展创新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研究进展:在分子库合成策略上,实现了“单双链互变”分子库,解决了分子库合成与功能应用不兼容问题;在分子库筛选方法上,完成了活细胞内源性膜蛋白对DNA编码分子库筛选的原始创新,实现了针对膜蛋白靶标的药物发现新方法;模拟“抗体——抗原”识别特征,设计、合成DNA编码“类抗体”分子库,获得了靶向蛋白互作的化学配体。
授奖理由:构建了双亲性铝结构基元、碳结构基元,实现了惰性芳香烃的碳碳键活化和四重双亲性磷正离子的转移反应,促进了元素有机化学的发展。
科研工作介绍:刘柳副教授先后于2011年、2016年在厦门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16-2020年先后在多伦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0年至今于南方科技大学开展工作。刘柳副教授坚持从“0到1”源头创新的理念,针对多重双亲性结构基元“不可分离”的研究现状,围绕多重双亲性“高活性中间体”,瞄准“如何稳定多重双亲性结构基元”这一核心科学问题,通过合理的设计,成功分离表征或原位构建了一系列多重双亲性主族化合物,深度探讨了这些新颖结构基元的化学性质以及潜在的应用前景。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揭示了其电子结构稳定性的本质。在主族元素化学基础研究领域,解决了三个关键科学问题:1)构建了三重双亲性卡拜负离子结构基元;2)构建了三重双亲性铝宾结构基元;3)发展了主族阴离子和主族多重键化合物,作为多重双亲性磷硼结构基元的等价体。
授奖理由:在二氧化碳电催化转化技术取得如下进展:构筑单中心催化位点,实现单一产物的高选择;开发固体电解质反应器,获得了高纯液体产物;通过电化学-合成生物学交叉融合,实现了由二氧化碳制备长链碳化合物。
科研工作介绍:夏川教授2012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2018年于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8-2020年先后于哈佛大学、莱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0年于电子科技大学开展工作。致力于实现高效清洁的“CO2电化学资源化”,利用可再生电力针对CO2精准制备高价值目标化学品(燃料、食品、药品、油品等),从高效催化剂创制、反应器设计及催化流程设计三个方面出发,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针对铜催化剂产物复杂、选择性低的问题,通过掺入异质单原子改变铜金属的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精准控制CO2分子在催化剂表面进行的特异性质子化过程,进而实现高活性、单一选择性生成C1产物。为解决传统电化学反应器中液体产物与电解质盐溶液混合、分离提纯成本高的问题,开发了新型固态电解质反应器,实现免分离高纯液体产物的现场生产,加速推进CO2电还原技术的实际应用。在此基础上将电催化与生物催化过程耦合,开辟了一条以H2O和CO2为原料生产长链产物如葡萄糖和脂肪酸的新路径,为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粮食”提供了新技术,为进一步发展基于电力驱动的新型农业与制造业提供了新范例。
授奖理由:提出了“限域生长”纳米材料液相化学合成策略,发展了纳米材料宏观可控组装方法,探索了强韧微纳复合材料在牙齿修复领域的应用。
科研工作介绍:赵赫威教授2011年本科、2017年博士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2017-2019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出站后留校工作。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的化学设计合成、可控组装以及力学性能研究等方面的工作,致力于解决传统结构材料强度与韧性相悖的科学问题。发展了一维、二维纳米材料的普适性化学合成方法,可控制备出系列力学性能优异的纳米基元,阐明了纳米材料形貌、物相控制规律及性能调控机理,提出了应力偏转的力学耗散新机制;开发了系列纳米材料宏观尺寸可控组装的新方法,实现了三维互锁等多级次结构的可控构筑,提出无机桥连、有机桥接的界面增强策略,制备系列高强高韧微纳复合材料;建立了晶体-非晶纳米复合材料用于牙齿修复的新方法,制备了迄今与天然牙釉质结构最为接近的多尺度类牙釉质复合材料,揭示了无机非晶纳米材料在力学增强方面的关键作用,助力仿生牙修复材料的发展。
授奖理由:发展了炔类高分子合成新方法,揭示了有机铜参与的累积多烯合成和转化新机制。
科研工作介绍:朱戎研究员2010年获得北京大学学士学位,2015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有机化学博士学位,2015-2018年于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年3月至今工作于北京大学。朱戎研究员带领团队从过渡金属催化机制创新出发,探索新型碳骨架高分子高效合成方法,并挖掘其独特功能。近年来,提出炔丙位活化聚合策略,揭示了新链式聚合机制,建立了铜催化炔丙基亲电试剂缩聚反应体系,为炔类高分子的合成引入了全新的单体、主链结构、调控手段,为新型富sp杂化碳骨架功能材料的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并丰富了累积多烯的化学;基于价态调控策略,开发了温和高效的3d金属催化烯烃官能团化方法,为高分子功能化后修饰提供了新工具。
原创文章,作者:菜菜欧尼酱,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05/17/4a967778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