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源/何迁/辛洪良JACS:转化率100%!Cu/B2 CuPd催化乙炔加氢 2023年9月19日 上午9:20 • 顶刊 • 阅读 32 寻找具有高贵金属原子利用率的高活性和选择性催化剂,在材料的基础合成和重要的工业反应中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兴趣。 基于此,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朱慧源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何迁和美国弗吉利亚理工大学辛洪良教授等人报道了一种具有Cu核和有序B2金属间CuPd壳层(表面有可控原子层)的Pd-Cu纳米立方的合成(记为Cu/B2 CuPd),可在温和的条件下高效、稳定地催化乙炔(C2H2)选择性加氢成乙烯(C2H4)。 优化后的Cu/B2 CuPd负载为9.5 at%,在90 ℃下,C2H2转化率为100%,C2H4选择性为95.2%。 通过DFT计算,作者研究了Cu/B2 CuPd纳米立方体与Pd纳米立方体的性能。通过绘制*C2H2、*C2H4和地下*H的地层自由能,发现Pd结合*C2H2最强,形成自由能为-2.50 eV,在低温下易于活化。 B2 CuPd结构对*C2H2和*C2H4的结合分别弱0.8和0.2 eV,需要更高的温度才能实现100%的转化率。对于C2H4的吸附,Pd表面倾向于与*C2H4形成di-σ键,而B2 CuPd结构中Pd位点的单位性质导致*C2H4形成π键。 在4个样品中,在1445 cm−1附近的峰分配给di-σ键合的C2H4。在N2吹扫60 min后,Pd立方体上的化学吸附物质均为di-σ键和π键C2H4,而C2H4主要以π键模式吸附在Cu/B2 CuPd-2上(峰值在1630 cm−1附近)。 此外,B2 CuPd结构对氢的形成能也较Pd弱,为0.1 eV,对于防止地下氢化物的形成很重要,氢化物可以参与*C2H4进一步氢化成不需要的产物。由于Pd具有比Cu更大的电负性,电子倾向于从Cu转移到Pd,使Pd单原子带负电荷,倾向于“排斥”C2H4分子,降低其吸附能,增强选择性。 Atomic Layers of B2 CuPd on Cu Nanocubes as Catalysts for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J. Am. Chem. Soc., 2023, DOI: https://doi.org/10.1021/jacs.3c06514. 原创文章,作者:v-suan,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09/19/c7e5ccdd10/ 赞 (0) 0 生成海报 微信扫码分享 相关推荐 浙大范修林团队,最新Nature子刊! 2024年1月18日 支春义、刘玮书、姚振鹏Mater. Today:稳定的铋锑合金正极实现高性能锌电池 2023年10月13日 北工大尉海军/郭现伟Mater. Today:固态锂金属电池中的聚合物电解质和界面 2023年10月24日 一周一篇,顶刊三连发!乔世璋团队近期成果速递! 2023年10月10日 吕伟/李轩科/杨年俊Nano Energy:用于无枝晶锂金属负极的梯度拓扑主体 2023年10月15日 电池顶刊集锦:陈忠伟、鲁兵安、官操、宋智平、王永刚、张乃庆、王新、赵光宇、孙海珠等成果 2023年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