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单位联合AM:Cu-PHI/PTI助力CO2电还原制甲烷

三单位联合AM:Cu-PHI/PTI助力CO2电还原制甲烷
可再生电力驱动的CO2还原(eCO2R)转化为甲烷(CH4)等高价值的燃料,具有在规模上关闭碳循环的潜力。然而,这种动力学交错的8-电子多步还原还存在催化效率和电流密度不足的问题。
基于此,美国莱斯大学Pulickel M. Ajayan、美国辛辛那提大学Jingjie Wu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Chandra Veer Singh等人报道了利用二维氮化碳(2D CN)基质,即Na-聚七嗪(PHI)和Li-聚三嗪亚胺(PTI),通过金属离子交换过程,以高密度(约1.5 at%)的方式负载Cu-N2型单原子位点。
优化后的Cu-PHI/PTI使得eCO2R转化为CH4性能达到最大,在-0.84 V下法拉第效率(FECH4)约为68%,并具有348 mA cm-2的高局部电流密度,超过了目前最先进的催化剂。
三单位联合AM:Cu-PHI/PTI助力CO2电还原制甲烷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作者研究了PTI负载Cu催化剂的高催化活性。作者构建了PHI负载型Cu催化剂,分别命名为PHI-Cu、PHI-2Cu和PHI-3Cu,分别代表了不同的Cu在PHI的15N七嗪孔内的负载和排列方式。PHI-Cu、PHI-2Cu和PHI-3Cu的负ΔECu值分别为-3.38 eV、-3.65 eV和-3.64 eV,表明PTI负载Cu催化剂的稳定性高于PHI负载Cu催化剂。
对于PHI-体系nCu(n=1, 2, 3),CO2R反应的反应机理保持不变,因为顶部位点的活性位点构型相同。PHI-Cu、PHI-2Cu和PHI-3Cu的PLS为CH*的生成,反应自由能分别为1.34 eV、1.07 eV和0.96 eV,表明随着PHI-nCu体系孔隙内Cu负载的增加,催化活性逐渐提高。
三单位联合AM:Cu-PHI/PTI助力CO2电还原制甲烷
PTI-nCu体系的电子结构表明,在多取代孔的费米能级附近有更多的电子积累,导致对CH4形成的催化活性更高。CH*吸附在PTI-2Cu上的电荷密度差表明,CH*与PTI-2Cu之间形成了很强的Cu-C键,表明CH*与PTI-2Cu之间存在很强的相互作用。
DFT计算表明,由PTI的三嗪孔框架控制的Cu位点排列导致Cu-PTI的结合能更强,Cu取代率更高,随后通过邻近多个相邻Cu位点的协同催化改变反应能谱和PLS能,从而产生更高的催化活性。
三单位联合AM:Cu-PHI/PTI助力CO2电还原制甲烷
Cooperative Copper Single Atom Catalyst in Two-dimensional Carbon Nitride for Enhanced CO2 Electrolysis to Methane. Adv. Mater., 2023, DOI: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300713.

原创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09/23/c87ecfbd8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