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石型电解质具有优异的离子电导率和对锂金属的高(电)化学稳定性,在固态锂电池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石榴石中锂枝晶生长甚至渗透的关键问题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在此, 青岛大学郭向欣教授团队通过BiOCl与Li金属的转化反应,在Li/Li6.75La3Zr1.75Ta0.25O12界面原位构建了由Li3Bi合金嵌套在反钙钛矿型Li3OCl基体中的杂化层。这种中间层的亲锂性使石榴石与锂金属紧密接触,保证界面电阻显著降低至27 Ω cm2。
此外,内部具有电子导电性的Li3Bi纳米颗粒使界面电位分布均匀化,而外部具有5.06 eV带隙的Li3OCl离子导电性基质则阻止了电子从Li体中隧穿。得益于这种协同效应,锂对称电池显示出1.1 mA cm-2的高临界电流密度,以及0.5 mA cm-2的超长循环寿命1000小时。
图1. DFT计算
总之,该工作利用BiOCl对Li的原位转化反应,在LLZTO和Li金属负极之间形成Li3Bi@Li3OCl杂化层。DFT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低界面能与杂化层的亲锂性质有关,保证了Li/LLZTO的无缝接触,界面阻力大大降低,为27 Ω cm2。同时,Li3Bi纳米颗粒以5.06 eV的带隙不连续分散在Li3OCl基体中,可以有效抑制Li体的电子隧穿,抑制Li/LLZTO界面或晶界处的Li成核。基于此,LLZTO与锂金属的相容性大大增强,实现了1.1 mA cm−2的高临界电流密度,以及相应的锂对称电池在0.5 mA cm−2下延长了1000小时的循环寿命。
此外,基于LLZTO的固体NCM/Li电池在30°C下循环150次后,容量保持率高达82%。因此,这种原位自发转换策略构建具有亲锂和离子导电/电子阻隔性质的中间层,在增强石榴石对锂金属的相容性方面具有光明的前景。
图2. 电池性能
In Situ Conversion Reaction Triggered Alloy@Antiperovskite Hybrid Layers for Lithiophilic and Robust Lithium/Garnet Interface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3 DOI: 10.1002/adfm.202307701
原创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砖,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09/25/7d75d3f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