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頔/骆耿耿Angew.:Cu57H20的总结构、电子结构和催化加氢活性 2023年10月1日 上午12:31 • 头条, 百家, 顶刊 • 阅读 18 准确识别和深入了解工作纳米材料中的缺陷位点可能取决于建立特定的缺陷-活性关系,但是具有表面空位缺陷的原子精度的制造金属纳米团簇(NCs)很少,主要是因为这种缺陷纳米团簇的合成和分离存在挑战。 基于此,山东大学孙頔教授和华侨大学骆耿耿副教授等人报道了一种混合配体策略来合成本质手性和缺乏金属的富Cu氢化物NC [Cu57H20(PET)36(TPP)4]+(Cu57H20)。晶体结构表明,Cu57H20在Cu49(PET)36(TPP)4的缺角金属配体壳层中嵌入一个立方体状的Cu8核。 通过TDDFT计算,作者探测了缺陷(Cu57H20)opt的电子跃迁。在计算光谱中,348、412和495 nm处的三个吸收特征被标记为α-γ,在实验光谱中,376、438和530 nm处的吸收特征得到了很好的再现。对α-γ特征的仔细分析表明,498 nm处的吸收来自HOMO→LUMO和HOMO-1→LUMO跃迁,这些跃迁是由配体的金属电荷转移(LMCT)和金属间电荷转移(MMCT)混合特性引起的。 此外,412 nm处的吸收与HOMO-10/HOMO-11→LUMO激发有关,而348 nm处的高能量吸收来自{HOMO-31, HOMO-32}到LUMO态,这两种转变主要是由LMCT特征引起的。最后,优化后的(Cu57H20)opt也显示出具有等效对映体模型的手性缺陷结构,C-(Cu57H20)opt和A-(Cu57H20)opt。由于两种对映体都存在于晶体中,无法通过实验测量手性光学响应。 Total Structure,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Activity of Metal-Deficient Chiral Polyhydride Cu57 Nanoclusters. Angew. Chem. Int. Ed., 2023,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306849. 原创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0/01/6190a69d3b/ 催化 赞 (0) 0 生成海报 微信扫码分享 相关推荐 重磅!送你选刊法宝!能源领域各大顶级期刊及研究方向引文分析 2023年10月11日 中科院大化所「国家杰青」彭章泉团队,最新JACS! 2024年6月23日 合成氨,最新Nature! 2023年11月18日 三通讯单位联发ACS Energy Lett.: TiN涂层的优选取向可实现稳定的锌负极 2023年10月11日 吴骊珠院士最新AM:FE近100%,四羧基苯基取代钴酞菁助力CO2RR! 2023年10月1日 北京大学,新发Nature Nanotechnology! 2024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