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徐冰君团队,最新Nature Catalysis!

北京大学徐冰君团队,最新Nature Catalysis!
成果介绍
普遍认为Cu上CO2的电化学还原反应是通过CO2-to-CO和CO-to-C2+两个连续且正交的反应步骤在相同的位点上进行的。
北京大学徐冰君团队提供了充分的实验证据,挑战这些长期持有的假设。他们发现,CO2的存在促进了电化学CO还原反应,并且至少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Cu位点,其中一种位点(CuCO2)能够促进CO2到CO的转化,另一种位点(CuCO)有利于CO进一步还原为C2+产物。CO吸附在CuCO上形成C2+产物的活性至少是CuCO2上的6倍。
Cu(111)和Cu(100)表面的同位素标记实验表明,CuCO2和CuCO可能分别对应于Cu(111)类位点和缺陷位点。这些发现突出了在CO2还原反应中选择性控制的可能性。
相关工作以Experimental evidence of distinct sites for CO2-to-CO and CO conversion on Cu in the electrochemical CO2 reduction reaction为题在Nature Catalysis上发表论文。

北京大学徐冰君团队,最新Nature Catalysis!

图文介绍
北京大学徐冰君团队,最新Nature Catalysis!
图1. CO/CO2共电解及原位光谱表征
在0.1 M KHCO3中,在-1.5 V下,对枝晶状Cu(Den-Cu)进行了不同比例的CO2和CO混合物共电解,以确定进料成分对速率和产物分布的影响。当进料中CO2含量从0%提高到20%时,总C2+产物的产量提高了~90%,然后随着CO2含量的进一步增加而下降(图1a)。
在共电解实验中,由于CO是进料气的一部分,因此CO的还原产生的CO量也不确定。光谱学结果可用于分析在相同条件下收集的反应性数据。当进料气从CO2转换为CO时,位于2053 cm-1的COL峰强单调增加仅7%,这可能是因为在-1.5 V下通过CO2还原产生的CO覆盖率略低于外部供应的CO覆盖率(图1b)。
CO、CO/CO2和CO2中COL峰的差异相对较小,这表明CO/CO2中C2+产物形成的增强不能由不同饲料成分中COL覆盖的变化来解释。
在CO分压为0.8 atm的固定进料和不同的CO2分压(平衡Ar)下共电解表明,CO2对C2+产物的形成速率有促进作用(图1c)。
与纯CO进料相比,CO/CO2/Ar进料(0.8 atm/0.1 atm/0.1 atm)的总C2+产率提高了50%,当进料中CO2分压提高到0.2 atm (0.8 atm CO/ 0.2 atm CO2)时,C2+产率进一步提高了~90%。当进料从CO/Ar (0.8 atm/0.2 atm)切换到CO/CO2 (0.8 atm/0.2 atm)时,COL峰的积分面积仅略微增加(约5%),这证实了COL覆盖范围的变化不太可能是提高C2+产量的主要原因(图1d)。
北京大学徐冰君团队,最新Nature Catalysis!
图2. 13CO/12CO2(4:1)在Den-Cu上的共电解
13CO/12CO2的共电解(0.8 atm/0.2 atm)进一步支持了CO213CORR有促进作用的假设.所有产生的乙烯都是13CH213CH2,校正后的12CH213CH212CH212CH2的MS信号与噪声级相当(图2a)。
原位SEIRAS结果表明,并非所有吸附的COL都具有相同的反应性。在13CO/12CO2(0.8 atm/0.2 atm)和0.1 M KHCO3(-1.5 V)条件下采集的SEIRA光谱显示,一个以2003 cm-1为中心的COL峰(图2b),这可能归因于13COL的线性吸附。
在高波数侧(~ 2050 cm-1)有一个清晰的肩峰,归因于12COL。拟合结果表明,12COL峰约占整个COL峰的14%。吸附12CO的比例(~14%)与共电解产物中12C的比例(<5%)不匹配,表明吸附12CO在CORR中的活性低于吸附13CO。
北京大学徐冰君团队,最新Nature Catalysis!
图3.  13CO/12CO2共电解过程中乙烯同位素的分布
13CO摩尔分数为50%和20%的13CO/12CO2混合物中共电解进一步证实了13C优先结合到Den-Cu上的C2+产物中。在13CO/12CO2(0.5 atm/0.5 atm)进料中,13CH213CH2/12CH213CH2/12CH212CH2的比值为1/0.48(±0.08)/0.12(±0.05) (图3a)。
显然,乙烯中含有的13C比12C多得多。在相同条件下收集的SEIRA光谱显示,12COL13COL峰的大小相当(图3b),这支持了13COL吸附在CORR中更活跃的位点上的假设。
进一步共电解13CO/12CO2(0.2 atm/0.8 atm)进料得到13CH213CH2/12CH213CH2/12CH212CH2的比值为1/1.73(±0.09)/1.24(±0.12)(图3c),与上述分析一致。检测到的甲烷中有41%是13CH4,与乙烯相似,13C分数为46%。
对相同进料气和相同条件下采集的SEIRA光谱进行分峰和积分,12COL13COL分别占整个COL的77%和23%(图3d)。虽然12COL/13COL的比值高出3.3倍,但12C/13C的比值在生成的乙烯中略高于1,这进一步支持了13COL在CO的进一步转化中更有利的假设。
北京大学徐冰君团队,最新Nature Catalysis!
图4.  13CO/12CO2共电解C2产物的同位素分布
13CO/12CO2 (0.5 atm/0.5 atm)共电解过程中,用1H-NMR分析了液相中乙酸和乙醇的同位素组成,得到了额外的机理信息。对于乙酸,在1H-NMR中只有一种质子(甲基中的H)具有活性,因此分析起来相对简单(图4a)。
1.79 ppm处的峰归属于12CH312COO(紫色单线态),而绿色双线态归属于12CH313COO,其峰分裂是由相邻的13C引起的。在1.66和1.91 ppm处的红色重态可以归因于13CH312COO,这是由于甲基的13C引起的峰分裂。在1.65和1.90 ppm附近的重态是由两个13C原子的存在引起的13CH313COO乙酸的总12C/13C比值(0.36)与乙烯(0.29)相似。
重要的是,12CH313COO13CH312COO的比值接近于1(图4d),这表明12CO和13CO在成为甲基碳和羧酸碳方面没有区别(图4d)。
北京大学徐冰君团队,最新Nature Catalysis!
图5.  双位点的模型及其预测
可以推断,至少有两种类型的Cu位点具有不同的催化性能,这就产生了一个双位点模型:一种类型的位点对CORR(称为CuCO)有活性,另一种位点有利于CO2到CO的转化,但对CO的进一步转化相对惰性(称为CuCO2)。
CO2主要在CuCO2上转化,由于距离较近,生成的CO首先吸附在CuCO2上(图5a),在CuCO2处进一步还原,或通过扩散或解吸离开位点。同位素分布与二项分布的偏差表明,无论吸附的CO是通过CO2还原形成的还是从电解质中吸附的,吸附的CO都倾向于解吸或在与其最初占据的相同类型的位点上转化。
北京大学徐冰君团队,最新Nature Catalysis!
图6.  单晶Cu表面乙烯同位素物的分布
在Cu(111)和Cu(100)上进行13CO/12CO2(0.5 atm/0.5 atm)共电解,以了解上一节提出的CuCO2和CuCO位点。在Cu(111)上,生成的乙烯主要是12CH212CH2,其次是12CH213CH213CH213CH2图6a),这与Den-Cu上的趋势相反。
重要的是,Cu(111)上乙烯的同位素分布符合二项分布。这与预期是一致的,即Cu表面主要具有一种类型的位点,将导致不同同位素产物的统计混合。考虑到乙烯中12CO的高比例掺入,可以推断Cu(111)主要含有CuCO2位点。
12C和13C的乙烯在Cu(100)共电解过程中分布均匀,同位素分布偏离二项分布(图6b)。共电解过程中Cu(100)表面12C在乙烯中的掺入率低于Cu(111),表明Cu(100)表面的CuCO2含量低于Cu(111)。这与Cu(100)上的乙烯产率比Cu(111)高约6.8倍是一致的,因为Cu(100)上的大部分表面位点是CuCO
此外,在含12C的Den-Cu上产生乙烯的比例低于Cu(100),这表明Den-Cu比Cu(100)含有更低的CuCO2位点比例。Cu颗粒表面的高度弯曲可以抑制Cu(111)类位点(CuCO2)的形成,表明CuCO可能与Cu表面的缺陷位点(如台阶、附原子、空位和扭结)有关。
文献信息
Experimental evidence of distinct sites for CO2-to-CO and CO conversion on Cu in the electrochemical CO2 reduction reaction,Nature Catalysis,202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929-023-01002-6

原创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0/01/655dbf63eb/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