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 Sci.:理论计算+实验!揭示双功能Fe基BSAC中Fe与过渡金属协同效应的差异 2023年10月3日 上午12:31 • 头条, 百家, 顶刊 • 阅读 12 异核二元金属单原子催化剂(BSAC)具有显著的电荷密度梯度和较大的局部转矩,具有较强的催化性能和多功能性能。Fe SAC是最有前途的ORR电催化剂之一,进一步揭示Fe与其他3d过渡金属之间的协同作用对于提高FeM BSAC的双功能性能非常重要。 然而,系统地揭示双功能性能与各种组分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工作很少,特别是对于前过渡金属。另一大挑战是原子分散的原子不仅由于热力学的不稳定性而趋向于聚集,这导致合成一系列Fe基BSAC的障碍和失效。此外,双金属中心与双功能反应的机制途径之间的相关性尚未被详细研究,这限制了Fe基BSACs的实际应用。 近日,海南大学田新龙、邓培林和吴道雄等首次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FeM BSACs (M =前过渡金属(Sc,Ti,V,Cr)和后过渡金属(Mn,Fe,Co,Ni,Cu和Zn)的双功能ORR和OER活性,揭示了FeM-N6模型对Fe位点协同效应的巨大差异,并与前和后过渡金属建立了火山关系。 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与FeFe-N6C相比,Fe和M(M = V,Mn,Co,Ni,Cu和Zn)的组合减弱了O和OH中间体在Fe位点上的吸附,这不仅导致更大的ΔG*OH和增强的ORR活性,而且导致合适的ΔG*O-ΔG*OH值和OER,以及双功能活性。因此,FeM-N6C中的主要活性中心是Fe,FeV-、FeMn-、FeCo-、FeNi-、FeCu-和FeZn-N6C上由于Fe和M原子的协同作用,通过调节反应中间体的吸附自由能,可以获得增强的双功能活性。 此外,采用活字印刷法合成了10种具有代表性的高密度分离原子FeM-NC,其中C3N4具有6个长电子对以稳定金属离子作为金属前体,而含有大量氨基和羟基的多巴胺可以结合异核原子对,进一步锚定金属原子。电化学数据表明,前过渡金属对FeM-NC的双功能活性有不良影响,而后过渡金属对FeM-NC的双功能活性有促进作用,这与DFT计算结果相吻合。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佳的FeCu-NC催化剂上,ORR与OER之间的电压间隙为0.63 V,并且在锌-空气电池水平上显示出231 mW cm-2的功率密度和高的循环稳定性。综上,该项工作不仅为合理设计有效的FeM双功能电催化剂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双功能氧电催化剂新催化剂的筛选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Understanding the Bifunctional Trends of Fe-Based Binary Single-Atom Catalysts. Advanced Science, 2023. DOI: 10.1002/advs.202301566 原创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0/03/008813d361/ 催化 赞 (0) 0 生成海报 微信扫码分享 相关推荐 Chem. Eng. J.: 粗化铜对提高电还原CO2为C2+产物的选择性的作用 2023年10月11日 北京理工大学,最新Science! 2022年10月15日 ACS Sustainable Chem. Eng.:一锅-多步集成策略!多唑聚离子液体助力CO2化学固定为链状碳酸酯 2023年10月16日 刘天西/缪月娥EnSM: 氧官能化多孔框架上的可调电场分布触发的柔性锂硫全电池的多尺度均匀锂调控 2023年11月1日 支春义Nano Energy:双铵盐正极助力水系锌离子电池10000次循环! 2023年10月14日 Nature子刊:原位动态形成高度分散Pt-Ni纳米颗粒,实现高效多相催化! 2024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