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全军/乔梁/吕康乐Nat. Commun.:TCN/HCN中独特的S-型电荷迁移机制 2023年10月3日 上午12:31 • 头条, 百家, 顶刊 • 阅读 64 由于缺乏合适的表征策略,理解电荷转移动力学和载流子分离途径还具有挑战性。基于此,电子科技大学向全军教授和乔梁教授、中南民族大学吕康乐教授等人报道了利用结晶三嗪/七嗪氮化碳同质结(TCN/HCN)作为模型系统来展示界面电子转移机制。 在原位光发射过程中,表面双-金属助催化剂用作敏感探针,用于追踪界面光电子从三嗪相到七嗪相的S-型转移。光照下样品表面电位的变化证实了S-型电荷的动态转移。利用S-型电子转移的独特优点,TCN/HCN的CO2光还原活性显著增强。 通过DFT计算,作者进一步研究了TCN与HCN之间的光生电子转移机理。TCN/HCN同质结的功函数为5.86 eV,层间距离为3.3 Å。同时,HCN的静电电位比TCN深,表明电子倾向于从HCN向TCN转移。 需注意,传统的理论计算只能模拟半导体上的静态电荷分布,模拟“暗态”环境的情况,因此不能直接用于分析光激发过程中光生载流子迁移的机理。 此外,Mulliken电荷分析揭示了TCN/HCN同质结在黑暗和照明环境下相反的电子转移途径。在黑暗条件下,HCN表面发生电子耗尽,而TCN表面出现电子富集,表明电子从HCN转移到TCN。在光照条件下,电子转移路径完全相反。TCN/HCN同质结的2D电荷密度差图也证实了这一点,支持了TCN/HCN界面上的光生电子遵循S-型转移机制。 Understanding the unique S-scheme charge migration in triazine/heptazine crystalline carbon nitride homojunction. Nat. Commun., 2023, DOI: 10.1038/s41467-023-39578-z. 原创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0/03/3aff1cc0e6/ 催化 赞 (0) 0 生成海报 微信扫码分享 相关推荐 邰仁忠/李晓龙/朱大明ACS Nano: 一种超平坦、长放电平台的质子主导型可逆水系锌电池 2023年10月26日 申烨华/王正Small: 超亲水碳纳米纤维内限制的纳米级和原子Ru电催化剂用于高效HER 2023年10月12日 物构所刘天赋Angew. :金属化促使基于卟啉的HOFs用于光催化CO2还原 2023年10月16日 徐吉静团队JACS:基于MOF的混合导体,实现高稳定光辅助固态锂-氧电池! 2023年10月8日 【表征】一文带你了解热分析技术——热重TG &差热DSC 2023年11月9日 大连化物所王峰/罗能超,最新ACS Catalysis! 2024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