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化钛(TiSe2)是一种过渡金属硫族化物的模型材料,通常依靠拓扑离子嵌入/脱嵌来实现稳定的离子存储,对传输路径的破坏最小,但容量有限(<130 mAh g−1)。开发超越传统嵌入的新型储能机制以突破TiSe2正极的容量限制是至关重要的,但具有挑战性。
在此,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朱大明研究员&王勇研究员&孙元鹤等人重新审视了TiSe2的离子存储特性,并揭示了水系电池中稳定的双拓扑/非拓扑Cu2+调节机制。原位同步加速器X射线衍射和异位显微镜共同证明,拓扑嵌入维持了离子输运框架,非拓扑转化涉及局域多电子反应,这两个平行反应在纳米尺度空间中奇迹般地交织在一起。
综合实验和理论结果表明,双反应机制显著提高了电子转移能力,保留的插层TiSe2结构以高亲和力锚定还原的钛单体,促进有效的电荷转移,协同增强容量和可逆性。
图1. 结构表征
总之,该工作发现了前所未有的双拓扑/非拓扑反应,这些反应是由热力学稳定的插层和转化路径驱动的。通过原位SXRD、非原位XPS、TEM和拉曼光谱的深入分析,证实了孪晶机理在纳米尺度上相互交织;拓扑插层反应维持离子传递框架,两步可逆的非拓扑插层转化过程TiSe2⇆Cu1.8Se⇆Cu2Se提供局部多电子转移。
DFT计算表明,保留的插层结构促进了钛的优先氧化还原,并以高亲和力抑制了钛的迁移和团聚。结果,TiSe2正极的容量和可逆性得到了显著的协同改善。在0.1 A g-1下,TiSe2纳米片正极的容量为275.9 mAh g-1,并且在2 A g-1下循环1000次后,其容量保持率为93.5%,远远超过了之前的报道。
此外,组装后的混合电池(TiSe2-Cu||Zn)在0.5 A g-1条件下具有250.9 mAh g-1的高稳定容量,在2339.81 W kg-1条件下,在500次循环中具有181.34 Wh kg-1的高能量密度,CE接近100%,为水系离子存储提供了稳定的能量供应。该项工作设想了一种新的视角,通过使用双拓扑/非拓扑路径来突破容量和可逆性的限制并应用于水系可充电电池。
图2. 电池性能
Unravelling Twin Topotactic/Nontopotactic Reactive TiSe2 Cathodes for Aqueous Batteries Advanced Materials 2023 DOI: 10.1002/adma.202306810
原创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砖,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0/03/51f1c11f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