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JACS:PtPbBi/PtBi核/壳纳米板通过完全脱氢途径实现甲酸直接氧化催化 2023年10月4日 上午12:44 • 头条, 百家, 顶刊 • 阅读 24 直接甲酸燃料电池(DFAFC)作为一种极具前景的便携式电子电源,因其安全、高能量密度、高理论电动势等优点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DFAFC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阳极甲酸氧化反应(FAOR)的动力学,使用高效的催化剂可以大大改善该反应。铂基纳米材料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催化剂,已被深入研究。 通常情况下,Pt催化剂在FAOR过程中遵循双途径机制:一种是直接脱氢生成二氧化碳(CO2),即直接反应途径;另一种是脱水生成中间产物一氧化碳(CO),即间接反应途径,特别是CO中间体是FAOR中Pt基催化剂中毒的主要原因。因此,优秀的Pt基FAOR催化剂应该具有较高的活性、稳定性和较高的直接脱氢途径选择性,这也使得在FAOR过程中CO的快速表面脱附和活性位点的保留变得非常重要。 然而,大多数传统的Pt基催化剂通过间接途径产生有毒的CO中间体,这严重影响了性能。基于此,厦门大学卜令正和黄小青(共同通讯)等人制备了一种新型的PtPbBi/PtBi核/壳纳米板(PtPbBi/PtBi NPs)作为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FAOR催化剂,该催化剂展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性能。 本文在酸性条件下测试了PtPbBi/PtBi NPs/C、PtPb/Pt NPs/C和商业Pt/C的FAOR活性。测试结果表明,与商业Pt/C相比,PtPbBi/PtBi NPs/C和PtPb/Pt NPs/C具有较低的氢气吸附/脱附峰。此外,在0.878 VRHE处出现Bi的相关氧化峰,这证明Bi的成功引入。之后,从不同催化剂的正向扫描曲线可以看出,PtPbBi/PtBi NPs/C的质量活性为7.4 A mgPt-1,优于PtPb/Pt NPs/C(2.4 A mgPt-1)和Pt/C(0.12 A mgPt-1)。 一般来说,不同的峰位是由不同的反应途径引起的。通过质量活性的一阶导数曲线可以更准确地找到峰的位置。对于商业Pt/C,两个特征峰(0.535 VRHE和0.907 VRHE)分别对应于甲酸生成CO和CO氧化为CO2,间接途径中CO的高生成率导致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较差。 然而,PtPbBi/PtBi NPs/C和PtPb/Pt NPs/C仅在低电位下表现出强峰,这与HCOOH直接氧化为CO2相一致,这表明反应主要通过脱氢途径发生。通过将峰值电流归一化为电化学活性表面积(ECSA)来计算比活性后可以发现,由于表面结构不规则,PtPbBi/PtBi NPs/C比PtPb/Pt NPs/C具有更大的ECSA,并且PtPbBi/PtBi NPs/C的比活性为25.1 mA cm-2,是PtPb/Pt NPs/C(8.6 mA cm-2)和商业Pt/C(0.16 mA cm-2)的2.9倍和156倍。 为了进一步确定催化剂的本征机制,本文分别采用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ANES)和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研究了Pt的电子结构和配位结构。PtPbBi/PtBi NPs中Pt的白线强度远低于PtO2,但高于金属Pt箔,这表明PtPbBi/PtBi NPs中的Pt主要以金属状态存在。在EXAFS光谱中,在PtPbBi/PtPb NPs和PtPb/Pt NPs中没有与Pt-Pt键对应的峰,而低强度的峰是由Pt-M(M=Pb,Bi)的形成引起的。 与PtPb/Pt NPs相比,Pt-bi的形成可能导致PtPbBi/PtBi NPs的峰发生负移,而峰强度的降低反映了较低的配位数,表明存在空位,这可能是由于表面不平整造成的。为了研究催化剂性能增强的原因,本文利用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 (FTIR)光谱对反应过程中CO中间体的动态过程进行了监测。 在PtPbBi/PtBi NPs/C的原位FTIR光谱中,可以明显观察到CO2在2342 cm-1左右的不对称伸缩振动峰,而在FAOR过程中则没有检测到CO峰。相反,在PtPb/Pt NPs/C和商业Pt/C的光谱图中均检测到CO的存在,CO2(约2342 cm-1)和CO(约2050 cm-1)的不对称伸缩振动峰,表明遵循双途径机制。PtPb/Pt NPs/C上的CO峰相对较低,这意味着脱水途径较弱。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通过构建表面凹凸不平的PtPbBi核和PtBi壳结构,FAOR途径可以有效地从双重途径转化为脱氢途径。总之,本研究利用PtPbBi/PtBi NPs实现了高性能、高耐受性的直接FAOR催化,这将推动DFAFC器件中Pt基催化剂的进一步发展。 Platinum-Lead-Bismuth/Platinum–Bismuth Core/Shell Nanoplate Achieves Complete Dehydrogenation Pathway for Direct Formic Acid Oxidation Catalys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23, DOI: 10.1021/jacs.3c00262. https://doi.org/10.1021/jacs.3c00262. 原创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0/04/03d8c70070/ 催化 赞 (0) 0 生成海报 相关推荐 熊胜林/周国伟AEM:通过溶剂化结构和界面化学调控实现高可逆锌金属负极 2023年10月4日 清华大学欧阳明高院士,最新Joule! 2024年6月6日 日本东北大李昊CM:遗传算法和MetaD协同 “暴力”破解固态电解质的构效关系 2023年9月25日 作者仅4人!丹麦青年科学家,最新Nature子刊! 2024年12月18日 短短8年,得长江,拿杰青,发6篇Science,今日再发Science! 2022年11月24日 北大郭少军,再发JACS! 2024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