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敏AM:揭示正负极之间的耦合效应,开发实用的锂硫电池 2023年10月4日 下午5:23 • 未全平台发布, 顶刊 • 阅读 7 硫正极的局部反应异质性和锂负极的不均匀锂沉积是锂硫(Li-S)电池实际应用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尽管目前在分别优化硫正极或锂负极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但对正负极之间的高度耦合关系仍缺乏全面的了解。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周光敏等受Butler-Volmer方程的启发,通过同时考虑传质指数(Imass)和电荷转移指数(Icharge),确定了有助于合理设计硫正极结构的二元描述符(IBD),并构建了IBD与锂负极形态演变之间的关系。 有限元结果表明,由IBD调控的局部电流密度是硫正极和锂负极电化学行为的桥梁。具体来说,较高的IBD可以在正负极上产生分布更均匀的局部电流密度,从而促进均匀反应。 图2 具有高IBD的MF@CNT正极的制备 结合有限元的理解,作者报告了一种三聚氰胺甲醛@碳纳米管(MF@CNT)海绵作为具有高IBD的模型硫宿主,其相互连接的孔隙结构不仅能均匀局部电流密度,还能实现快速离子传输,从而减轻正负极的反应异质性。这种MF@CNT具有重量轻、机械强度高、对电解液的浸润性好等优点,并具有大规模生产的潜力。 结果,基于MF@CNT的Li-S电池在16 mg cm-2的高硫负载下显示出 20.3 mAh cm-2的惊人容量。更重要的是,基于MF@CN的Ah级软包电池的能量密度分别为318 Wh kg-1和473 Wh L-1,显示出巨大的实际应用潜力。 图3 S-MF@CNT的电化学性能 Unraveling The Coupling Effect Between Cathode And Anode Towards Practical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Advanced Materials 2023. DOI: 10.1002/adma.202303610 原创文章,作者:v-suan,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0/04/2cffc0d342/ 电池 赞 (0) 0 生成海报 微信扫码分享 相关推荐 贾春江/马超/刘锦程Nature子刊:CeO2-x/CoO1-x/Co双界面结构协同作用提高水煤气变换反应活性 2023年11月18日 迄今最高!王春生教授,最新Nature Sustainability! 2023年10月9日 Nat. Commun.:钳型配体钼配合物催化二氮直接合成氰酸根阴离子 2022年11月21日 苏大AM: 破坏SAC催化剂的配位对称性,实现稳健高效的NO3-电还原为氨 2023年11月1日 天津大学张兵团队,最新Nature子刊! 2024年6月21日 曾发700篇SCI却被停职?高被引学者:没有我,学校排名将下降300位! 2023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