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思辉/李轶Nature子刊:动态活性位点促进类-Fenton反应处理有机废水 2023年10月4日 上午12:31 • 头条, 百家, 顶刊 • 阅读 8 在多相催化中,揭示活性位点在工作条件下的动态演化,对于提高类Fenton活化中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基于此,南开大学展思辉教授、天津大学李轶教授等人报道了利用X射线吸收光谱和原位拉曼光谱捕捉了Co/La-SrTiO3催化剂在过单氧硫酸盐(SO52-, PMS)活化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揭示了衬底调整了其结构演变,即O-Sr-O和Co/Ti-O键在不同方向上的可逆拉伸振动。 该过程有效地促进了关键SO5*中间体的生成,有利于Co活性位点上过硫酸盐生成1O2和SO4•−。 通过DFT计算,作者研究类-Fenton催化过程中活性位点的详细电子结构和几何结构。PMS的催化反应途径包括几个关键本步骤:PMS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PMS的解离和反应物质的生成;反应物质与污染物的伴随反应。 作者首先利用DFT计算了PMS/ONP在STLC表面的吸附位点,发现活性位点优先吸附在PMS的O1位点上,PMS和ONP分别倾向于吸附在Co和Ti位点上。STLC相对于ST更高的吸附能表明其与PMS的结合较强,从而具有优异的类-Fenton活性。 STLC的自由能曲线显示,SO4*和OH*分裂后的Bader电荷变化小于PMS失去H原子生成SO5*时的Bader电荷变化。 结果表明,PMS-PMS*-SO5*路径热性能更优,SO5*快速自分解生成S2O82−、SO4•−和102。而PMS更倾向于ST中的另一途径,即PMS-PMS*-SO4*和OH*。 在反应过程中,SO3−的特征振动逐渐向低波数移动,这是由于PMS向Co位提供电子导致电子密度降低所致,进一步表明PMS被分解为SO5•-和随后的1O2。 Dynamic active-site induced by host-guest interactions boost the Fenton-like reaction for organic wastewater treatment. Nat. Commun., 2023, DOI: 10.1038/s41467-023-39228-4. 原创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0/04/60459cbbb6/ 催化 赞 (0) 0 生成海报 微信扫码分享 相关推荐 ACS Catalysis:生物质衍生NiZn@NC提升C-C偶联用于乙醇升级 2022年9月24日 北科,纯计算JACS! 2024年6月23日 脑洞大开,这篇Nature子刊用钻石和氢气生产甲烷! 2023年10月10日 美国两院院士,中国长江学者,又双叒叕发Nature了! 2024年6月6日 锂电池,今日Science! 2024年5月25日 他,博士毕业6年即任985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新发Angew! 2024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