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建平团队AM:SA Co-MoS2/C复合材料实现高性能钠的储存 2023年10月5日 下午5:17 • 头条, 干货, 顶刊 • 阅读 7 二维(2D)过渡金属硫化合物(TMDCs)和单原子催化剂(SACs)由于其层状结构和最大的原子利用率,成为很有前景的能量转换/存储电极。然而,这两种类型材料的集成和相关的钠存储应用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基于此,武汉大学史建平研究员等人报道了一种巧妙的硅藻土模板合成策略,用于制备单原子Co掺杂MoS2/C(SA Co-MoS2/C)复合材料,以实现高性能的钠存储。 所制备的SA Co-MoS2/C具有显著的比容量(0.1 A g-1时约604.0 mAh g-1)、高倍率性能和出色的长循环稳定性。由SA Co-MoS2/C负极和Na3V2(PO4)3正极组成的钠离子电池,循环次数超过1200次,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作者揭示了SA Co-MoS2/C高性能储存钠的机制。SA Co-MoS2/C和MoS2/C的电子结构如图所示,其中SA Co-MoS2/C的带隙减小,增强了电导率,加速了电荷转移。 钠原子在SA Co-MoS2/C上的迁移势垒(~0.361 eV)远低于在MoS2/C上的迁移势垒(~0.492 eV),反应动力学快速。 此外,钠原子在SA Co-MoS2/C上的吸附能为-0.3153 eV,远低于在MoS2/C上的吸附能(-0.7251 eV),表明钠原子更容易锚定在SA Co-MoS2/C上,而不是在MoS2/C上,这是高性能钠储存的原因。通过Bader电荷分析,作者还进一步阐明了引入Co单原子对电荷转移的调制作用。 Diatomite-Templated Synthesis of Single-Atom Cobalt-Doped MoS2/Carbon Composites to Boost Sodium Storage. Adv. Mater., 2023, DOI: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211690. 原创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砖,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0/05/ebc9af1938/ 电池 赞 (0) 0 生成海报 微信扫码分享 相关推荐 重磅!黄劲松教授,第11篇Nature Energy! 2024年7月3日 郑奇峰/兰亚乾等AFM:氟化溶剂耦合阴离子衍生的SEI,稳定硅负极 2023年10月6日 ACS Energy Letters:{101} CoMn2O4尖晶石面增强氧还原性能 2023年9月30日 新南威尔士赵川AFM: 协同的钼酸盐改性促进FeNi基催化剂OER活性 2023年10月9日 韩布兴/孙晓甫团队最新JACS:又双叒是掺杂,这次用个不一般的元素… 2023年11月21日 吴兴隆/杜乘风/余泓AFM:钠离子电池的悬空阴离子调节和增强的Na+扩散率 2023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