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辉/王素清AFM:通过Kevlar芳纶纳米纤维保护涂层稳定固态电池中的金属负极界面 2023年10月7日 下午12:51 • 未全平台发布, 顶刊 • 阅读 80 Li1.3Al0.3Ti1.7(PO4)3 (LATP)固态电解质由于其具有较高的室温锂离子电导率、空气稳定性和经济性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LATP 在下一代锂金属固态电池(SSB)中的实际应用因其与锂金属的高度不相容性而受到阻碍。 在此,清华大学王海辉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王素清研究员等人将凯芙拉芳纶纳米纤维(KANF)膜与通过原位聚合形成的固化电解质(SE)相结合构建LATP的SE@KANF保护层。该保护层不仅可以有效防止锂金属还原LATP,而且可以提供紧密的界面接触并限制不必要的电子传输。 结果显示采用SE@KANF层的锂对称电池可实现1.4 mA cm−2的超高临界电流密度,并在0.2 mA cm−2下稳定循环超过2000小时。此外,与磷酸铁锂正极匹配的全电池在 30 °C、0.1 C 条件下循环 180 次后,容量保持率达到 95%。 图1. SE@KANF-LATP的形貌结构表征 总之,该工作通过构建SE@KANF作为SSE|Li界面缓冲层,提出了一种稳定LATP|Li界面的简单有效的策略。SE@KANF层阻止了锂金属负极对LATP的还原,并为离子传输建立了一条连贯路径。除此之外,SE@KANF层保持较低的界面电子电导率,这有效地抑制了LATP内部的锂枝晶生长,有助于对称电池中实现 1.4 mA cm-2 的超高 CCD 和 0.2 mA cm-2 下 2000 小时以上的稳定循环。 此外,Li|SE@KANF-LATP|LFP SSB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59mAh g-1,在30℃、0.1C下循环180次后可逆容量为95%。因此,该工作提出了一种提高 LATP|Li 界面兼容性的可靠策略,并为对锂金属负极不稳定的SSE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机会。 图2. Li|SE@KANF-LATP|LFP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Stabilizing Li1.3Al0.3Ti1.7(PO4)3|Li Metal Anode Interface in Solid-State Batteries by Kevlar Aramid Nanofiber-Based Protective Coating,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3 DOI: 10.1002/adfm.202306748 原创文章,作者:v-suan,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0/07/315121364a/ 电池 赞 (0) 0 生成海报 微信扫码分享 相关推荐 张宝亮/张秋禹Small:夹层结构纳米纤维,助力钠电1万次循环! 2023年10月15日 AFM:一种用于钠离子电池的新型高稳定氟化物正极! 2023年10月14日 中科大江海龙JACS: 性能提升靠“近邻”!相邻Fe和Ni单原子对的非键相互作用增强CO2电还原 2023年10月18日 北化工宋怀河Small: 通用的致密碳材料多界面策略增强锂/钠离子电池性能 2023年10月15日 ACS Catal.:Pt-Ni纳米线作为ORR电催化剂在电位循环中向分支纳米结构的结构转变 2023年10月17日 8篇电池顶刊集锦:陈人杰、Whittingham、姚霞银、胡先罗、 孙靖宇、张嘉恒、张联齐、贺艳兵等成果 2024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