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布兴/孙晓甫,最新JACS! 2023年10月7日 上午12:31 • 头条, 百家, 顶刊 • 阅读 25 Cu是CO2还原反应(CO2RR)制备高值C2+产物的一种很有前途的电催化剂,但Cu+作为重要的C-C偶联活性位点,在还原条件下往往不稳定,因此原子掺杂剂如何影响Cu基催化剂的性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基于此,中科院化学研究所韩布兴院士和孙晓甫研究员等人报道了一种Gd1/CuOx催化剂。在-0.8 V下,C2+产物的局部电流密度为444.3 mA cm-2时,其法拉第效率(FE)可达81.4%。 通过DFT计算,作者研究了Gd1/CuOx增强的CO2RR转化为C2+产物活性的起源。对比Cu和CuOx,Gd1/CuOx在关键中间体O*CCO中的Cu d和C p轨道之间表现出更高的重叠,表明电子相互作用和对O*CCO的结合力强。 作者计算了在施加系列拉伸应变的情况下,Gd1/CuOx上2*CO转化为O*CCO阶跃的吉布斯自由能(ΔG(2*CO‑to‑O*CCO))。结果表明,ΔG(2*CO‑to‑O*CCO)随着拉伸应变的增加而线性下降,并且随着拉伸应变从0%变化到2.5%,观察到0.3 eV的下降。因此,拉伸应变在促进C2+产物生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作者还证实了*CO2的形成在Gd1/CuOx和CuOx表面上是一个放热过程,比在Cu表面上容易得多,表明Cu+物种诱导了更有效的CO2活化。同时,Cu、CuOx、Gd1/CuOx和Gd1/CuOx(2.5%)上的电位限制步骤是通过2*CO转化为O*CCO的C-C耦合步骤。Gd1/CuOx的ΔG(2*CO‑to‑O*CCO)为2.16 eV,小于Cu(2.54 eV)和CuOx(3.37 eV)的ΔG。 此外,Gd1/CuOx(2.5%)的ΔG(2*CO‑to‑O*CCO)进一步降低至1.86 eV。因此,Gd原子诱导的拉伸应变有利于C-C耦合步骤的有效进行。 Improving CO2-to-C2+ Product Electroreduction Efficiency via Atomic Lanthanide Dopant-Induced Tensile-Strained CuOx Catalysts. J. Am. Chem. Soc., 2023, DOI: 10.1021/jacs.3c02428. https://doi.org/10.1021/jacs.3c02428. 原创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0/07/8a8e902db0/ 催化 赞 (0) 0 生成海报 微信扫码分享 相关推荐 李景虹/姜秀娥JACS:揭示扩展的不对称四配位水网络在HER反应中的主导作用 2023年12月23日 水江澜/李永成Nano Research:用于HER/OER的贵三金属单簇催化剂:理论考虑 2023年10月13日 山东大学邓伟侨/于铁Nature子刊:机器学习辅助设计!从10950个候选物筛选单原子合金催化剂! 2024年7月18日 张楚虹/郭再萍AM: 利用等离子辅助掺杂工程实现快速耐用的钠离子存储 2023年10月15日 重磅!剑桥大学最新Nature Materials:金属氟化物的锂化新机制 2023年10月24日 韩布兴/孙晓甫,最新JACS! 2024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