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LFP是一种不良的电子导体,需要表面碳涂层来促进整个电极的足够电子渗透。为了生产具有均匀碳涂层、高相纯度和低反位缺陷的LFP,必须仔细控制合成条件。另外,LFP的电极厚度远高于层状氧化物,以弥补其低体积容量并实现实用的电池级能量密度。因此,在高正极面负载(>3 mA h cm-2)下,电解液中的扩散限制显著限制了LFP基LIB的可用能量和功率,尤其是在低温下。虽然Mn取代的LiMnxFeyPO4理论上可以提高平均工作电压(Mn2+/3+在∼4.1 V发生氧化还原),但LMFP中Fe2+/3+和Mn2+/3+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大电压差(∼0.7 V)会在电池使用过程中产生突然的电压下降,这对于电力电子设备来说并不理想。此外,对于LiMnPO4 (LMP),由Jahn-Teller活性Mn3+离子引起的各向异性应变阻碍了充/放电动力学,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尽管LFP的能量密度较低,但由于LFP的原材料丰富且成本低廉,EV电池制造商正在加大对LFP的使用。电池包工程师利用LFP出色的热稳定性来消除导致电池包的热管理系统。新一代EV电池组可以在不使用电池模组的情况下将大容量方形LFP电池集成到新颖的结构电池组架构中。LFP的电池组封装效率比Ni基层状氧化物电池组高 40%,从而实现具有竞争力能量密度的高性价比电池组。这样的工程突破标志着LFP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并使LFP基LIB被大规模采用到低成本EV中。然而,LFP基LIB的生产应该在中国以外实现多元化,以确保为全球EV制造商提供稳健的供应链。7. Ni掺杂Mn基正极对高能和高功率应用具有吸引力图6 Jahn-Teller畸变与LiMnO2中的轨道有序相关与Fe基正极相反,Mn基正极表现出广泛的可能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Mn2+/3+/4+独特的电子结构使其氧化物能够以层状(图2b)、尖晶石(图2d)或岩盐结构(图2e)的形式形成,并具有截然不同的电化学特性。然而,由于Mn溶解、阳离子排序和通常相互关联的表面重建问题,Mn基正极通常存在较差的电化学稳定性。层状LiMnO2相在∼3 V时表现出倾斜的电压分布并提供∼200 mAh g-1的比容量,而尖晶石LiMn2O4(LMO)相在∼4 V下表现出平坦的电压分布并仅提供∼110 mAh g-1特定容量。尽管LiMnO2能量密度更高,但层状结构不稳定,因为它在循环过程中很容易转变为尖晶石结构。相比之下,LMO在循环过程中保留了尖晶石结构,因此过去已在一些商用EV中使用。尖晶石框架中共享边缘的MnO6八面体的三维网络和混合价Mn3+/4+原子之间的直接通信使LMO具有快速倍率能力(图2d)。Mn-O键的更多离子性质也使Mn基正极比Co和Ni基正极更稳定。采用Ni2+代替25%的Mn4+可使LiNi0.5Mn1.5O4(LNMO)通过利用Ni2+/3+氧化还原中心代替Mn3+/4+,从而具有∼4.7 V的高工作电压和∼135 mAh g-1的比容量。这种高压尖晶石保留了LMO的结构稳定性、快速离子/电子传输特性和大部分成本优势,使这种正极组合物对高能和高功率应用具有吸引力。LNMO的主要挑战是缺乏支持稳定正极-电解质界面的高压电解质配方。8. 不稳定性问题制约着Li2MnO3的发展在Li-Mn-O系统中增加Li/Mn的化学计量会导致岩盐Li2MnO3或层状Li[Li1/3Mn2/3]O2,其中三分之一的Li+离子驻留在过渡金属平面内(图2b)。虽然Mn4+在锂脱出时不能被进一步氧化,但后来发现,当O2-:2P带的阴离子氧化作用在4.5V下被激活时,可以实现锂的脱出,并在∼3V时提供∼250 mAh g-1。阴离子氧化还原通常会导致过量的氧气释放,但通过将Li2MnO3的纳米域结合到传统的层状氧化物(如NMC-333或LiNi0.5Mn0.5O2)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就产生了xLi2MnO3-(1-x)LiMO2(M=Ni、Co、Mn等)或富锂层状氧化物(LLO)。LLO在3.6V时提供了250-300 mAh g-1的高比容量,其中只有一小部分的Ni和Co。这样的好处在很大程度上被LiMn2O3的不稳定性问题所否定,因为LiMn2O3会引起电压衰减、大量的电解液氧化反应,并且整体性能劣化比传统的锂化学计量层状氧化物快得多。9. 无序岩盐(DRS)材料为Li2MnO3带来契机,但短期内仍难以应用一种稳定Li2MnO3结构的新策略带来了一类新正极,并扩大了Mn基氧化物正极的组成范围。无序岩盐(DRS)材料(Li2Mn1-xMxO3-yFy,M=Ti、Nb、Mo等)可以利用Mn2+/3+和Mn3+/4+氧化还原中心,在1.5至5.0V的循环中,在平均电压为∼3V时产生∼300 mAh g-1的高比容量。激活电化学和稳定Li2MnO3的结构需要仔细的材料工程,以确保Li流动性的渗滤扩散途径:(i)使用过量的Li;(ii)诱导阳离子无序结构(图2e);(iii)用高价阳离子(Ti4+、Nb5+、Mo6+等)代替Mn,用氟代替氧;以及(iv)通过球磨将颗粒尺寸减小到亚微米级别。由于其研究历史相对较短,对DRS的化学成分、合成条件、结构特性和电化学性能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全面理解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理解。此外,这类材料要实现实用性,必须克服几个关键的障碍。例如,纳米级的颗粒会加剧表面反应性(如Mn的溶解),并降低其振实密度和能量密度。即使加入大量的氟(>10%),在高电位下仍会发生氧气释放,而大量的氟只能通过高能球磨加入,这可能对工业可扩展性构成挑战。最后,用DRS制造的复合电极通常使用过量的导电碳(10-20%),这进一步降低了其能量密度。简而言之,虽然Mn基氧化物正极廉价、丰富、环保,但与之相关的基本问题可能会在短期内对EV的应用构成挑战,除非Mn的溶解、不可逆的结构变化、氧气释放和正极-电解质界面不稳定性等问题得到解决。图7 (a)Ni基、(b)Fe基和(c)Mn基正极的性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