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光磊/周新红,最新AEM! 2023年10月8日 下午11:03 • 未全平台发布, 顶刊 • 阅读 22 可充镁电池(RMBs)由于镁金属负极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较低的枝晶形成倾向,在高温专用电池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开发能够在高温条件(>100°C)下稳定运行的Mg2+导电电解质是高温RMB的关键。 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崔光磊、青岛科技大学周新红等提出了一种坚固的自支撑单离子聚合物电解质(SSPE),它能使高安全性RMB在高温下运行。 图1. PECH-OMgCl-AlCl3 SSPE的合成及表征 具体而言,作者展示了一种由三甘醇二甲醚增塑的基于聚环氧氯丙烷的自支撑聚合物电解质(PECH-OMgCl@G3 SSPE),它可在高温下实现高安全性RMBs。这种坚固的聚合物电解质表现出4.8V的电化学稳定性窗口(vs. Mg2+/Mg)、显著的Mg2+离子转移数(tMg2+为0.79),以及高可逆的Mg沉积/剥离性能,在实际应用所需的大多数关键特性上优于其同类产品。 图2. 半电池性能 受益于上述优势,基于PECH-OMgCl@G3 SSPE的Mo6S8//Mg电池不仅在高温度下工作良好(甚至高达150℃),而且由于其卓越的尺寸热稳定性和不燃性特性,在滥用条件下显示出高安全性。 总之这项工作的SSPE设计理念为实现高安全RMBs在高温下工作提供了一条有希望的途径,这是推动RMB应用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图3. 全电池性能 Robust Self-Standing Single-Ion Polymer Electrolytes Enabling High-Safety Magnesium Batteries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22. DOI: 10.1002/aenm.202201464 原创文章,作者:v-suan,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0/08/7551e3bbbf/ 电池 赞 (0) 0 生成海报 微信扫码分享 相关推荐 楼雄文/臧双全AM:操纵局部配位和电子结构实现高效电催化OER 2021年8月26日 8篇电池顶刊:夏永姚、王春生、王飞、陈人杰、李丽、李成超、杨植、杨硕、蔡冬、程涛、王琦等成果! 2023年10月7日 重大突破!清华Nature子刊:缓解全球清洁水资源危机! 2023年12月7日 中科大Nano Letters:Fe,Co配位多酞菁中的协同作用立大功,有效提升CO2RR活性 2024年3月21日 【顶刊集锦】谢毅、王野、范红金、邱介山、侯阳、钟地长、戴黎明等成果 2022年11月12日 JACS:拉伸应变诱导电子结构改变,显著提升电催化OER活性 2023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