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全红团队EES:揭示用于高能水系电池的MnO2沉积/溶解化学 2023年10月9日 上午10:54 • 头条, 干货, 顶刊 • 阅读 76 二氧化锰(MnO2)因其丰富、无毒、低成本的特性以及具有灵活可调的氧化还原化学,是ARBs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正极材料之一。然而,MnO2沉积/溶解化学涉及两个电子的转移,反应过程复杂,但大多数研究只是简单将其视为Mn2+和MnO2之间一步完成的直接两电子转移过程,这无法用于解释实际出现的低库伦效率以及低循环稳定性。 在此,天津大学杨全红团队使用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技术原位揭示了MnO2的沉积/溶解化学,明确了反应过程中依赖于pH(质子浓度)的Mn(III)-中间体(MnOOH和Mn3+)。 特别是提出了溶解的Mn3+离子是导致活性物质损失、电池的实际放电容量、库仑效率和循环稳定性低的根本原因。为了验证该观点,作者通过在电解液中引入氧化还原介质有效地解决了Cu//MnO2原型电池中的上述问题。 图1. PH对MnO2沉积/溶解化学的影响 研究发现,Mn2+/MnO2的沉积/溶解反应是通过pH依赖的Mn(III)-中间体的路径进行的。在沉积过程中,MnOOH是中性电解液中的主要Mn(III)中间体。随着质子浓度的增加,Mn3+逐渐变为主要的Mn(III)中间体,此时MnO2的沉积动力学变得缓慢,更多的Mn3+残留这电解液中而未被进一步氧化至MnO2。足够的质子浓度(pH<4)对MnO2的溶解反应至关重要。 在中性电解液中,MnO2只发生质子和金属离子的插层反应;而在酸性电解液中的溶解过程中,MnO2首先被还原为MnOOH,所得MnOOH一部分被进一步还原为Mn2+外,另一部分则被化学溶解为Mn3+而无法被全部利用。MnOOH的化学溶解和Mn3+的歧化反应也分别导致了正极上MnO2的残留和正极以外“死”MnO2的生成,进而变为失活的活性物质。因而,过高的质子浓度会增加沉积/溶解过程中活性物质的损失。 总之,一方面,在将MnO2沉积/溶解化学应用于水系电池时,应合理调控质子浓度。另一方面,通过引入氧化还原介质来激活失活的活性物质是提高基于MnO2沉积/溶解化学水系电池性能的有效策略。 图2. Cu//MnO2全电池研究 Unraveling deposition/dissolution chemistry of MnO2 for high-energy aqueous batteries,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23 DOI: 10.1039/d3ee00018d 原创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砖,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0/09/5a95536c9a/ 电池 赞 (0) 0 生成海报 微信扫码分享 相关推荐 AFM:原位离子交换诱导NMC811上共形LiF正极电解质界面 2023年9月19日 江海龙教授,连发Angew、Nature子刊! 2023年10月5日 清华/北理JACS:弱溶剂化电解液中多硫化锂的动力学分析与调控 2024年6月8日 华理&马普学会胶体与界面所AEM:钠离子电池碳负极储钠机制的热力学观点 2023年10月12日 Nature Energy:效率突破25%!宽带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创新策略抑制相分离! 2024年4月17日 黄小青/卜令正/李雷刚ACS Nano:烷胺限制策略起大作用,调控Co(OH)2-CoO厚度以实现高效析氧 2023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