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化工JMCA:调整In2O3/C的电子结构以增强其光催化CO2还原能力 2023年10月9日 上午12:18 • 头条, 百家, 顶刊 • 阅读 20 在可预见的未来,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被视为两大问题,除传统技术实现节能减排外,利用可再生能源及其他发展战略是非常可取的。利用太阳能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各种化学燃料,这为减少二氧化碳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然而,由于非极性分子CO2的C=O双键需要高能量才能活化,导致光催化效率十分不理想。 鉴于此,人们致力于优化光催化剂的结构,以提高其转化率和CO2还原的选择性。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探索了各种光催化剂,但传统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仍然受到不合适的带隙、CO2吸附能力弱和/或活性位点密度低的限制。 因此,合理设计和调控光催化剂的结构以实现高效的CO2转化已迫在眉睫。北京化工大学豆义波等人基于双金属有机骨架(MOF)模板制备了一系列掺杂金属(M)的In2O3/C(M=Fe,Cu,Zn)光催化剂,并且通过掺杂金属原子实现了电子密度的重新排布进而诱导高效的Co2还原。 本文基于物相和形貌等表征结果,对M-In2O3/C的光催化CO2还原性能进行了评估。测试结果表明,M-In2O3/C的CO和CH4的产率顺序为:Cu-In2O3/C(43.7和15.9 μmol g-1 h-1)>Zn-In2O3/C(32.1和11.4 μmol g-1 h-1)>Fe-In2O3/C(21.9和6.3 μmol g-1 h-1),且均高于纯In2O3(3.9和1.4 μmol g-1 h-1)和In2O3/C(9.1和2.4 μmol g-1 h-1),对于CO和CH4的产率,Cu-In2O3/C比纯In2O3分别提高了约11倍和7倍。对比结果表明,Cu掺杂在In2O3结构中有利于CO2还原能力的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催化剂的选择性高度依赖于In2O3/C中的掺杂元素,Cu掺杂对催化剂CO选择性的贡献大于Fe或Zn掺杂。相对于主要的碳产物(CO,C2H4和CH4),所获得的Cu-In2O3/C对CO2还原为CO表现出78%的高选择性,并且其CO产量比纯In2O3/C高约4.8倍。更重要的,Cu-In2O3/C、Zn-In2O3/C和Fe-In2O3/C产生CO的表观量子效率(AQE)分别为2×10-3%、1×10-3%和1×10-3%(380 nm)。因此,光催化结果证实了掺杂过渡金属可以有效的提高In2O3的光催化CO2还原性能,最重要的是,催化剂的性能高度依赖于掺杂的金属。 本文通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得到了Cu-In2O3和In2O3的电子结构,以揭示Cu-In2O3和In2O3在CO2还原反应中的催化机理。通过理论计算得出的态密度(PDOS)曲线表明Cu-In2O3和In2O3都具有典型的半导体特征。对于纯In2O3,其Eg的计算值约为3.1 eV,在In2O3中引入Cu原子后,Eg变窄,这也表明在In2O3中掺杂Cu有利于提高电导率,促进电子-空穴分离。 为了从原子水平上了解Cu的掺杂效应,本文还计算了Cu-In2O3的电子密度差。结果显示在Cu位点上具有明显的电荷密度差,其原因是Cu位点可以调控In和O位点的局部电子环境,从而调节催化剂的能带结构,提高Cu-In2O3的光催化活性。 此外,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Cu位点对催化剂d带结构的影响,以理解光催化CO2还原性能改善的原因。Cu掺杂后,Cu-In2O3的d带中心比In2O3上移,根据d带中心理论,Cu-In2O3的d带中心的上移会降低与CO2的结合强度。相应的,Cu-In2O3的反键态的占据减少,有利于CO2的吸附和活化。 因此,上述理论结合实验结果表明,Cu掺杂到In2O3中可以切实优化催化剂的电子结构,从而大大提高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因此,本研究为利用MOF模板策略调控光催化剂结构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太阳能到化学能转换中显示出了很有前景的应用。 Tailoring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In2O3/C Photocatalysts for Enhanced CO2 Reduction,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23, DOI: 10.1039/d2ta09236k. https://doi.org/10.1039/D2TA09236K. 原创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0/09/a54072d7f5/ 催化 赞 (0) 0 生成海报 相关推荐 电池顶刊集锦:孟颖、黄佳琦、张海涛、周江、陈根、万佳雨、张进涛、胡方圆、刘军等成果! 2024年1月4日 Goodenough又发Nature Energy! 2023年10月26日 江苏师大AFM:协同添加剂使锂金属负极稳定循环3000次! 2023年10月12日 刚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个团队再发AFM,阐述“限域反应构建晶态能量转换材料及调控机制”! 2023年10月18日 《ACS Catalysis》致敬传奇!昔日弟子撰文,历数Jens K. Nørskov教授主要贡献! 2023年11月1日 洪果/黎晋良ACS Nano:通过预钝化获得高性能钾金属电池 2023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