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研究人员致力于设计具有高孔隙率和高效活性位点的催化剂。虽然使用基于旋转圆盘电极(RDE)实验的Co/Fe-N-C催化剂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但是实际燃料电池性能低于预期,可能是因为对催化剂层(CL)的理解不足。因此,催化剂设计应综合考虑CL性能,而不仅仅是固有活性。近日,以色列理工学院Dario R. Dekel、天津大学尹燕教授和张俊锋讲师(共同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通过仔细设计Co/Fe-ZIF前驱体,获得了碳(C)网络中具有高度分散的CoFe纳米合金的Co/Fe-N-C,其具有良好稳定性的高氧还原反应(ORR)位点密度。通过关于动力学区的RDE实验和具有复杂影响因素的单电池实验(SCT),作者引入了半电池实验(HCT)以更准确地评估Co/Fe-CL的质量。基于不同电流密度范围的多尺度研究(RDE、HCT和SCT)分析,对燃料电池应用的ORR催化剂设计有了更全面的了解。通过在ZIF-8骨架前驱体中引入Co和Fe元素,热解后得到了活性位点密度高的0.14Co0.01Fe-N-C ORR催化剂。此外,通过HCT测试,使用实际催化剂负载量和有效的氧气传输,可以获得更相关和准确的性能数据。特别是在燃料电池工作范围(0.6-0.8 V)内,对比之前的ORR催化剂实验,HCT显示出更大的电流密度(超过100 mA cm-2)。0.14Co0.01Fe-N-C衍生的不含Pt族金属的无PGM CL表出与最好的贵金属催化剂(60 wt.%Pt/C,Johnson Matthey)相当的催化性能,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中具有更好的稳定性。由于对氯离子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该工作可以指导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的设计和评估程序。Multi-scale study on bifunctional Co/Fe-N-C cathode catalyst layers with high active site density for the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Appl. Catal. B Environ., 2021, DOI: 10.1016/j.apcatb.2021.120656.https://doi.org/10.1016/j.apcatb.2021.12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