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作为每个科研者都梦寐以求的科研高峰,享有至高无上的声誉。在知乎上,“一篇 Nature 论文与 100 万美元,你选哪一个?”这个问题曾引发超过 500 万次的浏览和一千多条回答,足以反映出 Nature 的魅力。
然而,什么时候发表 Nature 论文可以实现最大化的科研利益呢?今天,我们将探讨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三种身份中,哪个最适合发表 Nature 论文。
硕士,通常是科研领域的新手,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雄心勃勃的心态。他们对科研充满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接触新知识。在当今科学研究交叉融合的时代,硕士们可能会在不同领域之间找到独特的视角,解决那些看似无解的问题。此外,硕士研究通常更专注于特定领域的某一方面,这种专注有助于深入研究一个相对较小但深刻的问题。因此,尽管硕士相对于博士和博士后来说可能在科学知识和研究经验方面欠缺一些,但他们仍然有机会取得 Nature 级别的成就。
回顾科研界,我们可以发现,硕士作为第一作者在 Nature 上发表论文并不罕见。早在2018年,有一个问题在知乎上引起了广泛讨论:“如何看待浙江理工大学的一名硕士研究生发表了Nature论文后选择回老家担任基层公务员?”这位浙江理工大学的硕士,成为学校历史上的第一篇 Nature 论文作者,然而,他之后选择回老家担任基层公务员,这一决定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类似的例子还有2021年,苏州大学的一篇 Nature 论文。其中一位作者,最初以科研助理的身份加入了课题组,然后“转正”为博士研究生。2021年,南京工业大学的硕士生在Science发表文章,然后去西北工业大学读博士。同样的,在2023年,中科大的研究生以硕士研究生的身份发表了一篇Science ,但这导致了她在硕士阶段没有发表任何论文从而错过了她导师的博士招生,暂时以科研助理的身份继续深入研究之前的课题。
博士,通常已在其研究领域深入研究,并具备高质量科研工作的能力。他们的研究已经为科研领域带来了不少突破性进展。此外,博士通常拥有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些品质是取得科研成果所必需的,因此博士相对于硕士来说更容易发表 Nature 论文。
2019年,电子科技大学的博士生作为第一作者在 Science 上发表了学校历史上的首篇论文,而仅仅三年后的2022年,他们的团队再次在 Nature 上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凭借博士阶段的卓越研究成果,获得了电子科技大学的“百人计划”特聘研究员职位。另一个引人注目的例子是2019年,南京农业大学聘请了学校史上最年轻的教授,她在博士阶段发表了一篇 Nature 论文,并因此仅仅29岁就成为了南农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当然,也有很多博士发表正刊后,继续做深造,做博士后。
博士生在科研顶刊上发表论文具有诸多优势,尤其是在如今越来越重视科研经历的环境下。发表一篇 Nature 论文不仅仅对个人科研声誉有巨大提升,还为未来的科研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在如今的科研环境中,发表 Nature 级别的论文往往需要多个课题组之间的紧密合作,因此博士期间拥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扩展研究领域和解决复杂科学问题,这对于发表 Nature 论文至关重要。
博士后研究员通常能够开展独立的研究项目,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并制定独立的研究计划。这种独立性使他们有机会深入探索自己的科研兴趣,不受导师的直接指导,他们可以追求更广泛或更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促进创新和跨学科研究。并且博士后们有机会与世界各地的优秀科研人员合作,建立广泛的学术网络。这有助于获取新的研究机会、合作伙伴和资源,推动科研成果的发展。此外博士后们也可以申请各种科研资金,支持自己的研究项目。这有助于拓展研究的规模和深度。正因如此,博士后们也被视为是科学研究的主力军。
博士后发顶刊的新闻也并不少见。清华大学的助理研究员,他在博后的两年里共计在 Science 和 Nature 上发表论文 3 篇。其中一篇的研究成果还入选了202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另一个例子,同为清华大学助理教授在加拿大博后期间也在 Nature 上发表了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并入选了海外优青项目。
综上例子,在硕士期间发表 Nature 论文通常是不划算的(emmmm……)。博士后与博士相比虽然研究上更为自由,但时间紧迫,如果成功发表nature,那么其学术生涯将一片光明。而博士则既有足够的科研知识和经验,又有更多的科研时间,因此发表 Nature 论文既是对博士能力的挑战,也可以成为博士未来深造的敲门砖,可以说是风险相对较低、回报相对较高的事情。
尽管每个人的科研之路各自不同,但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深思:“为什么有些在硕士阶段就做出了 Nature 级别工作的优秀人才没有继续科研?”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明确硕士通常在什么情况下能够取得卓越的科研成果。与博士和博士后科研开拓者的身份不同,硕士通常扮演科研的传承者角色,在学识上,硕士们难以深入的理解自己所在的研究领域;在研究中,硕士们往往扮演着“苦力“的身份,是导师或者师兄师姐们想法的践行者而非想法的缔造者。从无到有实现一篇nature级别的工作更适合博士或者博士后,他们在领域内有一定的积淀,对领域的认知比较深,发表一篇nature后有勇气去复刻这个过程。这种看不见的‘见识’和‘勇气’是经验不足的硕士所欠缺的,这可能是不继续科研的一个原因。
但无论身份如何,唯有渊博的学识、细致的观察、大胆的创新、勇往直前的毅力和决心,才能真正登上这座科研的荣誉高峰,而这也正是nature被认可的真正原因。愿每位科研人在漫漫的科研路上都能摘下自己心中的那轮明月。
原创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0/13/008cb7b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