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兴斌/王培煜EnSM: Mg-Li和Mg-Na混合电池的最新进展 2023年10月13日 上午10:19 • 头条, 干货, 顶刊 • 阅读 71 镁混合电池主要包括镁锂混合电池(MLHBs)和镁钠混合电池(MNHBs),它们可以结合Li /Na离子电池的高容量/高压正极、快速离子嵌入/脱嵌到正极和高容量/无枝晶的镁金属负极的优点。因此,这两种镁混合电池在过去十年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此,中山大学阎兴斌教授及西北民族大学王培煜教授综述了镁混合电池(MLHBs、MNHBs)迄今为止的研究成果,主要关注镁混合电池的储能机制。 首先,作者总结了镁混合电池的结构特征和储能机制(Daniel型、共插层和摇椅型)。然后,根据储能机制分别回顾了MLHBs和MNHBs的研究进展。 最后,提出了MLHBs和MNHBs技术存在的技术障碍和发展前景,以构建更好的MLHBs和MNHBs。该综述有助于设计和构建具有高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优异循环稳定性的镁混合电池,并将为镁混合电池的工业应用奠定基础。 图1. Daniel型混合电池的概念和MLHBs的电化学展示 对于镁混合电池,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实现正离子快速和可逆地嵌入正极材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以达到提高插层速度的目的: (1)应进一步寻找理想的正极材料,具有以下特点:既能容纳Mg2+又能容纳Li/Na离子、能承受高电压、对Mg2+具有小的滞后效应; (2)对镁混合电池的双离子电解液进行优化; (3)了解电化学反应的机制,弄清电解液在电极表面的吸附情况; (4)明确镁混合电池的储能机制; (5)了解工作离子相互作用增强的效果。 图2. “摇椅式”MLHBs的概念及性能 最后,作者展望了今后镁混合电池的研究,将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 (1)开发理想的正极材料; (2)正极材料的结构设计要合理; (3)应构建理想的双离子电解液; (4)充分探讨镁混合电池的具体储能机制; (5)加强金属镁负极的结构设计; (6)低温Mg混合电池的研究。 Recent advances in Mg-Li and Mg-Na hybrid batteries,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2021. DOI: 10.1016/j.ensm.2021.11.027 原创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砖,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0/13/7436cd8e76/ 电池 赞 (0) 0 生成海报 微信扫码分享 相关推荐 戴胜教授AEM: 新型锂电负极Mo1.5W1.5Nb14O44的快充性能研究 2023年10月8日 王心晨&张贵刚Angew.:PHI/PTI助力光催化HER 2022年10月13日 陈晨/周克斌JACS:构建分子异质结构,显著增强电化学ORR活性 2023年10月4日 8篇顶刊集锦:王晓东、黄富强、兰亚乾、胡志伟等计算+实验成果精选! 2023年10月15日 Nature子刊:手性COFs和半胱氨酸牺牲供体对光催化HER的影响 2022年10月16日 北理黄佳琦AEM: 解读主体材料电导率对复合锂金属负极锂沉积的影响 2023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