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两次组会,举报吧!一周五次组会,资本家看了都流泪! 2023年10月14日 上午7:51 • 未全平台发布, 话题 • 阅读 12 根据开组会的频率,可以将组会分为以下几个模式: 1 炼狱模式:一周五次,资本家看了都流泪 这位还没进实验室的研0(本科刚毕业)网友遇到了炼狱模式:一周五次组会,他还没补贴,资本家估计都流泪。 一周五次组会,感觉就像飞轮上的仓鼠,导师在下面看着,学生不停奔波。这种高频率的组会,让人产生疑问:导师为什么不亲自参与一下? 网友直接劝他跑路,这种导师估计是需要论文评副教授,不要相信‘为你好什么的,他做的一切都是为自己好’。 如果是实验建设初期,建议直接签一份‘建设实验室战略合作协议’,实验室相关文章得给挂名。第一届打天下的学生太惨了,实验做的少,文章也发不出来,要是没毕业就是属于‘打黑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2 地狱模式:一周两次,举报吧! 在国内的许多课题组里,存在地狱模式,即一周要召开两次组会。有些模式是一次实验进展汇报和一次文献讨论汇报;另一些则是一次单独讨论和一次集体组会。 这样每三天就要开一次组会,导致学生们几乎没有时间进行实验,要么在准备组会,要么就是在参加组会。即便学生们勉强产出一些实验结果,也会分次汇报,身心俱疲。 太频繁的组会对学生是不负责的,举报吧 问导师: 一周那么多学生汇报听的过来吗? 听了流水账有意义吗? 能给出建设性意见吗? 没用的意见不浪费时间吗? 3 正常模式:半个月一次 很多科研人都支持半个月模式,这样能平衡生活和科研,半个月也能总结出比较系统的实验结论。 正常汇报应该包含如下内容: (1)你做了啥 (2)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3)你如何解决了这个问题 (4)你有什么结果/进展 (5)你的下一步计划 正常的组会你应该明白: (1)梳理工作内容和讨论机会:组会是梳理个人工作内容并与同学、导师交流讨论的好机会。 (2)寻找解决问题的灵感: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梳理可能能得到新的灵感。 (3)整理SOP文件:将做过的杂事整理成SOP文件,节省他人时间,也便于个人日后使用。 (4)分享科研进展和技能:分享关于科研进展、技能、新软件等内容,可以从个人做起,推动团队的共同进步。 (5)学会待人处世:观察和学习如何积极激励团队成员,如何处理他人的问题,以及如何展示工作成果。 (6)跨学科交流获取新知识:跟其他领域的人交流,从不同领域获取知识,看是否能引入到自己研究的方向,这可能会带来新的灵感。 (7)重视导师沟通:与导师保持良好沟通,展示个人努力。比起导师放弃培养你,更可怕的是导师不知道怎样培养你。题外话:如果你的导师是个水货,那不止组会没意义,可能你的整个学术生涯都没啥意义,趁早转行吧。 另外!很多导师像原生家庭的家长一样,喜欢给人或者课题下一个负面结论!!!否定性结论只会磨灭学生的科研热情,每个学生和项目都有潜力,应该鼓励发掘多方面的可能性。下否定结论的操作没有任何意义,只是逞一时口舌之快,膈应学生有什么用? 4 困难模式:一周一次,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一周一次的组会,是令人恐惧的,不少网友在吐槽这种模式太折磨。 当然,也有人是支持一周一次组会的,博士在Science发文感谢这种每周汇报模式: 这位老哥是印度尼西亚人,他在攻读硕士学位时,只有遇到难题时才去找导师。后来,他去日本攻读博士学位,每周都要向导师汇报科研情况。但在攻读博士学位时,他每周都向导师汇报科研情况。他发现这种频率激励他产出更实质性的内容,制定详细计划,列出阅读的论文和探索的想法,增强了自信,也获得了导师的建设性意见和反馈。 随着时间推移,他将每周汇报视为一种工具,能够帮助他更好地前进,逐步获得博士学位。 5 放养模式:一个月一次 一般欧美的导师比较佛系,一个月一次组会。如果一个月一次吗,是不是可以玩三周,全球旅游,最后一周冲刺下。 6 天堂模式:五年一次 下面这个老哥说五年一次,这种我是没见到过的,估计老板是超级大牛,我想问:就博士毕业答辩那一次吗? 上面这位老哥能毕业,肯定是一个很有想法、motivation十足的人。他可以很高效地完成所有的事情,需要的信息完全靠他自己的能力和行动力就能搞定,导师提供物质基础和必要的讨论及文章修改即可。 小结:组会还是有必要开的,对于组会频率,最合适的方式是根据实验进度和工作意愿动态调整。 原创文章,作者:菜菜欧尼酱,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0/14/226d4ce314/ 赞 (0) 0 生成海报 微信扫码分享 相关推荐 化学界的死神,研究者无一例外地惨死,想研究它就要付出代价…… 2023年12月13日 饶毅:怎么看待诺贝尔奖——批判性借鉴,既不狂妄也不迷信 2023年11月1日 物理所吴凡Nano Energy:解析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与富镍层状氧化物正极的兼容性 2023年10月10日 34岁清华博士当选县长,她也曾经历过直博的坎坷 2023年11月2日 npj Comput. Mater.: 自动DFT+机器学习模拟Ni3Al基合金的反相畴界能 2023年10月11日 里程碑式突破!最简单的高分子,再登Science! 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