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全硅负极即将大规模商用!

如今,商业化的石墨负极比容量可达355-360 mAh/g,接近理论比容量372 mAh/g,亟需更高能量密度的新材料来满足技术进步的要求。
因此,理论容量4200 mAh/g的硅成为备受看好下一代负极材料,但是硅在电池循环过程中面临着体积膨胀问题,导致循环并不能令人满意。行业一致判断是,兼顾相比石墨更高比容量与更长使用寿命,硅基负极在高端锂电领域将快速迎来规模化应用需求。
重磅!全硅负极即将大规模商用!
近日,有消息报道,2025年起,梅赛德斯-奔驰将在G-Class电动车上搭载一种全新高能量密度电池,采用硅基负极,其能量密度较目前可用的同类电池高出20%-40%
该电池由宁德时代供货,而负极材料供货商则为美国加州初创公司Sila Nanotechnologies(下文简称为“Sila Nano”)。Sila耗时10年、经55000次迭代,以及将制造规模扩大1000倍,最终实现了该硅阳极可出售,Whoop Strap 4.0是所有努力的首个成果。奔驰是该工厂第一个公开宣布的汽车客户。
重磅!全硅负极即将大规模商用!
重磅!全硅负极即将大规模商用!
Sila Nano是谁?该公司由Gene Berdichevsky创立,Berdichevsky是特斯拉创建初期的第七位员工。早在2019年,戴姆勒便以1.7亿美元入股Sila Nano,同时在其董事会获得一个席位。
其融资过程如下:
重磅!全硅负极即将大规模商用!
Sila Nano对自身的定位为“只做电芯负极材料,不做电芯”,专注研发硅负极材料。不过,与市场所熟知的、将部分石墨替换为硅的硅基电池不同,Sila Nano将负极中的所有石墨100%替换为硅,即“全硅负极材料”。
该负极材料采用纳米微孔结构,可容纳更多锂离子,从而有效提高电芯能量密度,最终可将能量密度提高50%。同时,经过多次充放电循环后,整个结构尺寸变化较小,不会因膨胀而塌陷。
Sila的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Gene Berdichevsky透露称,由于Sila设法在粒子水平上开发出核壳(core-shell)结构,新的硅阳极将成功取代石墨阳极。此外,Berdichevsky期待能够采用该硅阳极助力打造出“永久电池(Forever Battery)”,可承受10000次循环或使用30年。
另一方面,据此前数据显示,宁德时代的高镍三元+硅基负极电芯比能可达304Wh/kg。
从技术及能量密度来看,有Sila Nano与宁德时代在支撑的戴姆勒,或许有望在碳基负极竞赛中领先对手一步,不过,正如文初所述,这一愿景的实现还需待2025年。
目前,占据市场主流的仍旧是“以硅取代部分石墨”的硅基负极技术。
除奔驰之外,特斯拉已将硅基负极应用于Model 3,在人造石墨中加入10%硅,负极容量提升至550 mAh/g,单体能量密度达300 Wh/kg,同时公司也已明确自产大圆柱电池将采用硅基负极,广汽、蔚来等车企电池也已搭载这一技术;电池企业中,三星SDI、松下也已采用硅基负极。
来源: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05182383352460.html

原创文章,作者:v-suan,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0/14/238ea0eaeb/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