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吉红院士等,最新Science! 2023年10月14日 上午12:18 • 头条, 百家, 顶刊 • 阅读 13 沸石作为一种微孔硅酸盐,经常被用作催化剂、吸附剂和阳离子交换剂等多种应用,需要具有更高孔隙率的稳定二氧化硅基沸石,以允许大分子的吸附和加工,但在合成能力方面仍然存在较大挑战。 在此,斯德哥尔摩大学/北京大学的黎建博士、西班牙马德里材料研究所Miguel A. Camblor教授、吉林大学陈飞剑教授和于吉红院士等报告了一种名为ZEO-3的新型、高度稳定的纯二氧化硅沸石,其具有一个多维、相互连接的超大孔系统,通过由16和14个硅酸盐四面体构成,这是迄今为止已知的密度最低的二氧化硅多晶型。 这种沸石是由一种前所未有的一维到三维(1d到3d)的链状硅酸盐的拓扑缩合而形成,ZEO-3的比表面积超过1000 m2/g,与其他沸石和金属有机骨架相比,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减排和回收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相关论文以“A 3D extra-large-pore zeolite enabled by 1D-to-3D topotactic condensation of a chain silicate”为题发表在Science。 进入、扩散和反应到沸石中的分子的大小,受到其孔的大小的限制,这些孔通常被描述为“分子维度”,这意味着它们是小分子的大小(<7 Å)。 对于许多应用,小孔可增强反应和吸附选择性,但对于其他应用,例如从石油中加工大分子或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和反应,需要具有较大孔隙的稳定沸石。 天然沸石和合成沸石有一个完全连接的三维(3D)网络的角共享硅酸盐四面体,它们是硅酸盐或框架硅酸盐,硅偶尔会被其他原子取代。 然而,一些沸石以2D前驱体(层状矽酸盐矿物或层状硅酸盐)的形式获得,这些前驱体仅通过“拓扑”煅烧程序凝结其层而成为完全连接的构造硅酸盐沸石,它不会改变层拓扑。冷凝层可以通过直接合成或通过拆卸某些沸石获得,如所谓的ADOR(组装-拆卸-组织-重组)过程。 经过几十年系统的沸石合成研究,无论是直接合成还是通过拆卸另一种沸石获得,仍然没有报道通过从 1D 前驱体缩合获得的3D沸石的例子或预测。 本文报道了这种从直接合成的复合“沸石”链硅酸盐ZEO-2到ZEO-3(一种完全连接的 3D 超大孔沸石)的1D到3D拓扑缩合,这种冷凝不会改变链状硅酸盐的拓扑结构,因此具有拓扑作用。 由此产生的稳定沸石 ZEO-3 表现出非常低的密度、互连的超大孔的多维系统(图 1),并且其结构中存在双四元环单元 (D4Rs)。对于纯二氧化硅沸石,到目前为止,人们认为需要 F–阴离子靠近其中心,可以进行结晶,之前在没有使用F–阴离子合成的硅沸石中从未见过它。 图1. ZEO-3中的超大孔系统 传统沸石合成方法与制备ZEO-3的方法之间的区别是该过程中最后的框架形成步骤,最后一步不是可逆结晶,而是称为ZEO-2的前驱体材料的不可逆缩合反应。 ZEO-2含有硅酸盐链,这些硅酸盐链通过氢键结合在一起,氢键在加热时发生缩合反应以产生ZEO-3,ZEO-3包含然后通过更强的共价键连接的链。该反应具有拓扑性质,链本身的结构不受该过程的影响:只有链间键合受到影响。 更加重要的一点是:缩合反应在许多方面与有机化学中非常成功的点击化学方法类似,该方法获得了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 这两个过程之间的区别(除了所涉及的化学性质的差异)在于:为了形成基于完全连接的晶格的结晶固体,需要是一个在长链长度范围内的配位过程。在ZEO-2的合成中使用不寻常的含磷有机结构导向剂( OSDA)导致链几乎完美排列,使它们无缝地进入最终材料中的位置。 之前的研究已经进行了 2D(层状)前驱体的拓扑缩合以提供新的沸石,但以前没有证明过1D到3D的转变。将类似的方法应用于链的冷凝,可实现高结晶度和无缺陷的材料制备。 图2. 链状硅酸盐ZEO-2的结构 图3. 1D-3D拓扑缩合成超大孔骨架硅酸盐ZEO-3 图4. 一维硅酸盐链ZEO-2和三维沸石ZEO-3的STEM图像 图5. ZEO-3的拓扑结构和假设的手性超大孔沸石 图6. 3D超大孔沸石ZEO-3在VOC去除中的应用 事实上,ZEO-3呈现的结构特征与以前的观测结果大相径庭,前面的这些观察是指通过热液结晶直接合成的材料。ZEO-3的成功合成表明,通过合成后转化可以获得可能被认为无法通过直接合成获得的材料。 对于通过ADOR工艺获得的沸石也观察到了这一点,该工艺提供了“不可行的”沸石或混合客体-宿主纯二氧化硅 STW,这也被预测为通过直接合成是不可行的方法。 这一观察使我们能够预见由1D到3D拓扑缩合开发的新材料,就像使用ADOR工艺所做的那样。值得一提的是,ADOR工艺的最后一步是2D到3D冷凝,类似于这里报道的1D到3D工艺,但相对于原始材料孔径减小。 Jian Li, Zihao Rei Gao, Qing-Fang Lin, Chenxu Liu, Fangxin Gao, Cong Lin, Siyao Zhang, Hua Deng, Alvaro Mayoral, Wei Fan, Song Luo, Xiaobo Chen, Hong He, Miguel A. Camblor, Fei-Jian Chen, Jihong Yu, A 3D extra-large-pore zeolite enabled by 1D-to-3D topotactic condensation of a chain silicate, 2023, Science,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e1771 原创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0/14/9312b71670/ 催化 赞 (0) 0 生成海报 相关推荐 许骏AEM: 揭示全固态电池中枝晶生长和裂纹扩展的电化学-机械耦合行为 2023年10月31日 于乐&楼雄文Sci. Adv.:结构限域性助推锌电性能提升! 2023年10月15日 同一天投稿,同一天发表!Science背靠背报道这一材料的突破! 2023年11月15日 哈工大杜春雨/韩国康Nature子刊:CoIn-N-C DAC助力酸性中ORR生产过氧化氢 2023年9月30日 清华段昊泓团队Nature子刊:电催化进展,500 mA/cm2电流密度,具备应用前景! 2023年10月13日 孟颖/张明浩团队,最新ACS Energy Letters! 2024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