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团队精诚合作!Nature Sustainability:电合成尿素大突破,新方法实现高产量! 2023年10月14日 上午10:57 • T, 头条, 百家, 顶刊 • 阅读 35 尿素[CO(NH2)2]是养活世界上一半以上人口的重要肥料,主要是用氨(NH3)和二氧化碳(CO2)合成的。其中,Haber-Bosch法在NH3工业生产中仍占主导地位,其中约80%的氨为尿素合成提供原料。这种过程涉及在恶劣条件下(100-200 bar和400-500°C)运行的能源密集型反应,占全球能源消耗的2%以上。为了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从而降低环境污染,人们投入了巨大的精力来开发创新路线,使NH3在更温和的条件下合成,比如eNRR,但是该领域进展缓慢,产率和选择性都不高。因此直接生成尿素也成为一种替代反应,受到人们的关注。 2020年,湖南大学教授王双印教授在Nature Chemistry上发表论文,利用电催化方法将N2和CO2在H2O中偶联,在环境条件下生成尿素。该过程是在TiO2纳米片上使用由PdCu合金纳米颗粒组成的电催化剂进行的。这种偶联反应通过*N=N*与CO之间的热力学自发反应生成C-N键。用同位素标记对产物进行了识别和定量,并用同位素标记的同步辐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机理。尿素的生成速率为3.36 mmol g-1 h-1,相应的法拉第效率为8.92%。 尽管使用的电催化剂实现了有效的C-N偶联,但此工作仍然需要打破氮的N≡N键,面临着与氮气还原相似的问题。因此法拉第效率并不高,产量也非常有限。 为了改进以上工作,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余桂华教授、南洋理工大学颜清宇教授/李述周教授、中科大宋礼教授等人合作,在Nature Sustainability上发表重要工作,作者在此报道了一种更可持续的电催化方法,该方法允许在环境条件下用氢氧化铟催化剂直接和选择性地从硝酸根和二氧化碳中合成尿素。结果表明,在-0.6 V(VS RHE)电位下,法拉第效率、氮选择性和碳选择性分别达到53.4%、82.9%和~100%,产量为533.1 μg h−1 mgcat.−1(尿素分子量为60,可以自行转换一下,和Nature Chemistry对比一下性能)。 理论计算表明,C-N偶联的关键步骤是由*NO2和*CO2中间体之间的反应引起的,*NO2和*CO2中间体倾向于早期在{100}晶面上直接耦合,而不是在{110}晶面上,因为{100}面上的能量势垒较低,这导致了In(OH)3的面依赖活性。 与单独的*NO2或*CO2质子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直接耦合*NO2和*CO2时的较低能垒使选择性高。利用原位同步辐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operando SR-FTIR),验证了早期C-N耦合机理。该研究还表明,CO2可以通过诱导In(OH)3催化剂表面的n-p转化来抑制HER过程,从而促进尿素的生产。 这项工作为尿素的生产提供了一条吸引人的途径,并为C-N偶联反应的潜在化学性质提供了深刻的见解,从而指导其他不可或缺的化学物质的可持续合成。 图1. 反应原理和In(OH)3-S电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图2. 电催化性能测试(产率、法拉第效率、选择性) 图3. In(OH)3-S半导体类型分析 图4. DFT计算 图5. 不同电位下硝酸根和二氧化碳电催化耦合过程的原位SR-FTIR光谱 文献信息 Lv, C., Zhong, L., Liu, H. et al. Selective electrocatalytic synthesis of urea with nitrate and carbon dioxide. Nat Sustain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893-021-00741-3 原创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0/14/9f9cec32d9/ 催化 赞 (0) 0 生成海报 微信扫码分享 相关推荐 韩国蔚山国立科学技术院/釜山大学AM: 纯结晶C60纳米颗粒的反常高锂存储 2023年10月23日 妙!清华大学Nature子刊:简单热处理一下,电催化性能创记录! 2023年10月8日 燕山大学,2024年首篇Nature! 2024年1月5日 北航Angew:基于石墨负极的低温钾离子全电池 2024年2月19日 郑子剑AM:金属玻纤集流体提升锂电池18%的能量密度! 2023年10月6日 搞“破坏”,更完美!长春应化所「国家杰青/院士」联手江大「国家杰青」,新发Science子刊! 2024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