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Zn的高理论容量(820 mAh g-1)、相对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0.76 V)、高安全性和低成本,水系可充锌电池在固定存储和微功率系统领域具有吸引力。然而,过量的锌金属负极的使用极大地限制了水系锌基电池的实际能量密度。这种无限的锌在实验室阶段看似增强了循环稳定性,但并不能反映电池在实际应用中的实际性能。受最近开发的无负极锂和钠金属电池的启发,猜想从富锌正极中提取的Zn2+是否可以可逆地沉积到集流体上并从集流体上剥离,并具有高库仑效率(CE);如果可行,可能不再需要使用活性锌金属作为负极,从而可以实现具有高能量密度的无负极锌金属电池(AFZMBs)。
鉴于此,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Husam N. Alshareef教授和斯坦福大学崔屹教授等人发现了一种通用的共溶剂策略,不仅可以实现具有高可逆锌负极(循环500次沉积/剥离平均CE为99.93%),而且对各种正极材料具有出色的相容性和稳定性。具体方案为:通过添加三氟甲烷磺酸锌(Zn(OTf)2)到碳酸丙烯酯(PC)/水混合溶液中,最初相分离的混合溶液可以很容易地混溶,形成透明和稳定的溶液。实验和分子动力学(MD)模拟都证实了引入PC溶剂的优点,其显著降低的水活性和形成的疏水SEI作为保护层是提高电化学性能的原,且共溶剂电解也也可以大大提高正极的稳定性。
同时,商业化聚苯胺(PANI)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即-20至50℃)下表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和稳定性。作为概念验证,通过将铜箔与ZnMn2O4正极耦合组装的AFZMB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即在0.5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循环275次后,初始容量的容量保持率为80%。值得注意的是,有机/水混合电解液先前已被提出用于锌电池,然而这项工作与之前的研究不同之处在于:(i)之前研究盐溶效应很少被报道或讨论,(ii)从实验和理论上阐明了不同电解液的溶剂化结构。这些结果对于建立结构-性能关系以及设计高性能无负极锌离子电池至关重要。
相关论文以“Co-Solvent Electrolyte Engineering for Stable Anode-Free Zinc Metal Batteries”为题发表在J. Am. Chem. Soc.。
Fangwang Ming,# Yunpei Zhu,# Gang Huang, Abdul-Hamid Emwas, Hanfeng Liang, Yi Cui,* Husam N. Alshareef*, Co-Solvent Electrolyte Engineering for Stable Anode-Free Zinc Metal Batteries,https://doi.org/10.1021/jacs.1c12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