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俊&张会刚等AM:浸润性调控,创新设计混合固态电解质!

陆俊&张会刚等AM:浸润性调控,创新设计混合固态电解质!
第一作者:Xin Jin
通讯作者:张会刚,陆俊,Khalil Amine
通讯单位:南京大学,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
DOI:10.1002/adma.202200181

背景介绍

将固态电解质(SSEs)集成到锂金属负极中,已经在能量密度方面展现出巨大的优势。然而,制备可循环的SSE/Li金属负极仍然是一项重大挑战,困难在于SSE的致密性通常与活性锂金属不兼容。

研究简介

鉴于此,南京大学张会刚教授联合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陆俊教授和Khalil Amine教授等人提出了一种液态金属衍生的混合固态电解质(HSE),并报告了一种在锂金属上构建人工HSE的简便转移技术。通过调整转移衬底的润湿性,将电子和离子导电液态金属夹在电子绝缘和离子导电LiF和氧化物之间,从而形成 HSE。转移技术使HSE保持连续、密集和均匀。同时,HSE具有高离子传输性、电子绝缘性和高机械强度,使得复合负极在对称电池中能够在0.5 mA cm-2和1 mAh cm-2的条件下循环超过4000小时。

当与LiFePO4和硫正极配对时,HSE包覆的锂金属负极明显提高了全电池的性能。因此,这项工作表明,调整界面润湿性质为构建坚固的固态电解质提供了一种替代方法,从而实现了高效循环的锂金属负极。相关论文以“Transferring Liquid Metal to form a Hybrid Solid Electrolyte via a Wettability-Tuning Technology for Lithium Metal Anodes”为题发表在Adv. Mater.

图文解析

陆俊&张会刚等AM:浸润性调控,创新设计混合固态电解质!

图1:设计原理和制备示意图
本文通过调整润湿性将电子导电液态金属(LM)转移到电子绝缘的氟化锂和氧化物层之间(图1)。基于一系列关于界面润湿性的理论建模和实验研究,从中选择了一种不锈钢(SS)衬底来铺展LM,其介质润湿特性会使LM扩散。在空气中加热后,在表面氧化的LM(soLM)涂上锂金属,由于soLM与Li(高润湿)的相互作用强于SS(介质润湿),因此Li/soLM双分子层很容易与SS分离。然后用LiF溅射在新暴露的LM表面,以钝化LM的Ga-In-Sn位点(这些位点如果不隔离或钝化,可能会催化液态电解质的分解)。由于LM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所得到的HSE膜是连续、致密、均匀的,是锂金属负极理想的保护层。
陆俊&张会刚等AM:浸润性调控,创新设计混合固态电解质!
图2:润湿性调整过程
扩散特性决定了LM薄膜的致密性和均匀性。通过筛选不同的衬底材料,Cu和不锈钢(SS)有助于LM的扩散和人工HSE的形成。在200°C的空气中退火24h后,LM的顶表面被氧化形成一层薄而致密的soLM层。由于Li通过外部电路与衬底电连接,氧化的soLM薄膜具有离子导电性,LM逐渐被锂化和固化,形成均匀和机械坚固的HSE。在5 MPa的压力下,Li/soLM从衬底上剥离。实验表明,LM和Cu之间的附着力强于Li和LM之间的附着力。相反,在SS上,soLM成功地转移到Li箔上,而SS保持完整(图2c)。由此可见,通过调整界面润湿性所实现的转移技术可以实现连续LM薄膜的简易制备。
陆俊&张会刚等AM:浸润性调控,创新设计混合固态电解质!
图3:转移过程的仿真与机理分析
同时,基于分子动力学(MD)模拟进一步了解LM在不同衬底上的润湿特性。图3a-c分别显示了LM在SS、Cu和C上的模拟结果,证实了图2a中的实验观察结果。更加重要的一点是,MD模拟结果可以将脱浸润特性归因于C和LM之间的弱相互作用,与润湿Cu和脱润湿C相比,只有SS对LM具有中等的相互作用强度,这成为辅助转移过程的关键因素。
陆俊&张会刚等AM:浸润性调控,创新设计混合固态电解质!
图4:原位锂沉积的光学分析与建模
此外,为了研究人工HSE是否能够抑制锂金属枝晶生长,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锂金属在裸Li和Li/soLM/LiF上的原位生长过程。研究表明,Li/soLM/LiF诱导了锂金属的均匀沉积,通过锂层的厚度增加来辨别。实际上,局部电子和离子的输运通常决定了锂金属的沉积行为。通过使用聚四氟乙烯(PTFE)作为探针分子来可视化PTFE和Li之间的反应。具体来说,依据涂在锂负极上的聚四氟乙烯薄膜的颜色,辨别电子和锂离子的传输过程。
陆俊&张会刚等AM:浸润性调控,创新设计混合固态电解质!
图5:对称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陆俊&张会刚等AM:浸润性调控,创新设计混合固态电解质!
图6:全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Transferring Liquid Metal to form a Hybrid Solid Electrolyte via a Wettability-Tuning Technology for Lithium Metal Anodes,Adv. Mater.,2022,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200181

原创文章,作者:v-suan,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0/15/17f50517ec/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