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质谱,发篇Nature Catalysis!

用好质谱,发篇Nature Catalysis!
成果展示
催化CO2还原是可持续生产燃料和化学品的新兴途径之一,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为了满足工业生产需求,通常需要使用气体扩散电极来提高电流密度、增加产量。然而,在气体扩散电极上,电催化CO2还原的催化机制仍不清晰。
新加坡剑桥高级研究与教育中心Alexei A. Lapkin、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Joel W. Ager等人使用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PTR-TOF-MS)对铜基电催化剂在基于气体扩散电极的流动电解池中CO2还原过程产生的中间体和产物进行原位分析。PTR-TOF-MS可以灵敏地检测包括C1-C4的次要和主要中间体及其产物,测量其13C同位素组成并精确识别起始电位。结果表明,甲醛和乙醛分别不是生成甲醇和乙醇/乙烯的主要中间体,而丙醛还原是生成1-丙醇的主要途径。
用好质谱,发篇Nature Catalysis!
相关工作以《Operando proton-transfer-reac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of carbon dioxide reduction electrocatalysis》为题在《Nature Catalysis》上发表论文。
图文介绍
用好质谱,发篇Nature Catalysis!
图1 气体扩散电极与原位测试装置
以Cu基气体扩散电极(GDE)为工作电极,NiFe/NF电极为对电极,Hg/HgO电极为参比电极,在流动电解槽中进行CO2还原实验。作者将PTR-TOF-MS与气相色谱耦合(GC-PTR-TOF-MS),从而可以清楚地识别eCO2R中间体和产物。
用好质谱,发篇Nature Catalysis!
图2 反应中间体和产物的鉴定
如图2a、b所示,C1产物甲醛和甲醇分别被鉴定为CH3O+ (m/z=31.018)和CH5O+ (m/z=33.034),但它们的13C同位素因重叠或强度低而不易识别。对于C2产物,质子化乙醛(C2H5O+)的12C和13C同位素信号都很容易观察到。同时,质子化乙烯和乙醇(C2H7O+)的13C同位素有明显区别。此外,如图2c所示,少量乙烯也发生离子化,生成C2H4+、C4H9+。对于C3产物,丙烯和1-丙醇的12C和13C同位素信号归属于C3H7+。丙醛、丙酮及其13C同位素信号也被识别为C3H7O+;由于丙酮的峰值强度较低,C3H7O+的主要信号来自丙醛。
结合GC-PTR-TOF-MS数据与其他表征方法,可以鉴定出18种中间体和产物。可进行此测量的产物的δ13C如图2e所示。正如预期的那样,生成物的δ13C值是负的,并且通常随着碳原子数量的增加而变得更负。
用好质谱,发篇Nature Catalysis!
图3 C1产物的主要形成途径
根据表观电位,可以识别出导致C1产物甲醛和甲醇的中间步骤。原位测试表明,生成甲醇的起始时间 (在-1.53 V vs. Hg/HgO,-0.46 V vs RHE)比甲醛(在-1.63 V vs. Hg/HgO,-0.51 V vs. RHE)早100多秒(100 mV vs Hg/HgO)。因此,在GDE反应条件下,甲醛(n=4)的生成途径与生成甲醇(n=6)的主要途径不同。
用好质谱,发篇Nature Catalysis!
图4 C2和C3产物的原位测量
在LSV-PTR-TOF-MS模式和多步计时电位测定(MSCP)-PTR-TOF-MS模式(MSCP从25到500 mA cm-2)下进行测量,分析产物的信号中并没有显示C2和C3中间体和产物的起始电位有可观察到的差异。例如,乙醛(C2H5O+)、丙醛(C3H7O+)、乙醇/乙烯(C2H7O+)和1-丙醇/丙烯(C3H7+)的起始电位依次为-1.58 V、-1.59 V、-1.61 V、-1.61 V。然而,在测量的精度范围内,这些起始电位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
用好质谱,发篇Nature Catalysis!
图5 C2和C3产物中的13C同位素比
相比之下,δ13C的测量可以深入了解C2和C3的形成机制。图5显示了在200~500 mA cm-2范围内的乙醛、乙醇/乙烯、丙醛和1-丙醇/丙烯在MSCP-PTR-TOF-MS模式下的δ13C值。以图5a、b中的C2产物为例,对于所有样品和电流密度,乙醇/乙烯(n=12)的δ13C明显小于乙醛(n=10)的δ13C,这与GC-PTR-TOF-MS结果一致。作者认为:在GDE的强驱动条件下,δ13C效应主要集中在C-C耦合阶段,且δ13C只会随着n的增加而变得更负。因此,原位测试数据有力地表明,乙醛不是乙醇和乙烯的中间产物,它们有不同的C-C耦合步骤。
用好质谱,发篇Nature Catalysis!
图6 C2产物的主要形成途径
在图6中,给出了DFT计算的乙醇和乙醛在Cu(111)上形成的自由能图。考虑了一下C-C耦合步骤:
用好质谱,发篇Nature Catalysis!
其中,乙醛是由(3)形成的,乙醇是由(1)或(2)或两者形成的,乙醛的不同途径与其更大的δ13C相一致,这是合理的。这也将与预测的乙醛进一步质子化的非常困难相一致。
要点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证明了PTR-TOF-MS非常适合于在高电流密度下运行的GDE电解槽中进行研究eCO2R机制。虽然它不能检测H2、CO或CH4,但它可以检测许多由Cu基GDE产生的C1-C4中间体和产物;其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可以精确测定起始电位,并通过化学网络跟踪12C/13C同位素比值。通过这些方法,本文表明甲醛不是甲醇形成的主要中间体。有趣的是,乙醛和乙醇是通过不同的C-C耦合步骤产生的,前者并不是后者形成的主要中间体。此外,本文还提出丙醛是生成1-丙醇的主要中间体。
文献信息
Operando proton-transfer-reac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of carbon dioxide reduction electrocatalysis,Nature Catalysis,202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929-022-00891-3

原创文章,作者:v-suan,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0/15/2722fc14a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