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国秀/刘浩/张秀云Nano Lett.: 用于高性能钾电池的Sb单原子/量子点复合材料 2023年10月15日 下午4:34 • 未全平台发布, 顶刊 • 阅读 11 钾离子电池(PIB)因其丰富的钾自然储量、传统电解液中的高离子电导率及与锂相似的化学性质而提供了巨大的前景。然而,K+的大半径导致钾化过程中体积膨胀大和动力学缓慢,纳米复合电极的合理电子结构工程显示出提高可充电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巨大希望。 在此,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汪国秀教授、刘浩及扬州大学张秀云教授等人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分层纳米复合材料(Sb SQ@MA),其中锑单原子(SA)和量子点(QD)锚定在基于Ti3C2Tx MXene的气凝胶上。Ti3C2Tx纳米片具有广泛暴露的基面、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及优异的电子导电性和机械性能,是固定0D Sb SA和QD的理想主体。Sb QD有助于提高钾存储容量,同时缩短Na+传输路径。更重要的是,Sb SAs的掺入可以增强Sb QDs和Ti3C2Tx MXene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电荷转移动力学并提高界面处的钾吸附能力。 此外,为了进一步增强电极结构稳定性并克服Ti3C2Tx MXene不可避免的重新堆叠倾向,作者巧妙地构建了一种氧化石墨烯(GO)辅助的3D多孔Ti3C2Tx基气凝胶。 图1. Sb SQ@MA复合材料的合成过程和结构特征 因此,Sb SQ@MA电极在0.1 A g-1的电流密度下提供了521 mAh g-1的高可逆容量,而原始的Ti3C2Tx/石墨烯负极在相同条件下仅表现出106 mAh g-1的低容量,这表明Sb组分对Sb SQ@MA的高容量做出了重大贡献。Sb SQ@MA的放电和充电曲线从第2次到第100次循环几乎一致,表明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此外,Sb SQ@MA电极在1 A g-1的电流密度下1000次循环后也可以提供94%的高容量保持率。作者利用原位XRD和非原位TEM表征揭示了该复合材料的储钾机制,证实了合理设计结构的优越性。总之,这项研究为设计和开发用于电化学储能和转换的独特结构的单原子材料提供了启示。 图2. 所制备电极材料的储钾性能 MXene-Based Aerogel Anchored with Antimony Single Atoms and Quantum Dots for High-Performance Potassium-Ion Batteries, Nano Letters 2022. DOI: 10.1021/acs.nanolett.1c04389 原创文章,作者:v-suan,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0/15/3ab6cd057d/ 电池 赞 (0) 0 生成海报 微信扫码分享 相关推荐 中南周亮君EnSM:双功能圆形有机小分子实现长循环无枝晶锌金属电池 2023年11月12日 他,刚刚发表第23篇JACS! 2024年1月26日 张强、陆俊、支春义、郭玉国、徐朝和、黄少铭、崔光磊等电池顶刊成果速递! 2023年10月6日 武汉理工曹少文Angew.:BBTz助力太阳能驱动合成过氧化氢 2023年9月22日 孙伟/胡卫华Small:独特的刻蚀-掺杂策略!Fe/Mo共掺杂Ni氢氧化物实现高效析氧 2023年10月3日 Small:1D-Cu@Co-CoO/Rh上协同作用促进高效淡水和海水电解 2023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