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化物所&福大,最新Nature Catalysis!

大连化物所&福大,最新Nature Catalysis!
成果展示
单原子催化剂(SACs)不仅具有均匀金属活性位点,而且具有选择性控制的潜力。然而,它们在高温丙烷脱氢中的应用仍具有挑战性。基于此,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王晓东研究员、王爱琴研究员和林坚研究员、福州大学林森教授(共同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一种氮掺杂碳(NC)负载Ru单原子的高稳定、高效率的丙烷(C3H8)脱氢催化剂(Ru1/NC)。Ru1/NC的周转频率比纳米颗粒的周转频率至少高3倍,在560 ℃时丙烯选择性约为92%,失活率较低。
实验和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揭示了Ru1中心周围氮的重要作用。其中,内层N稳定了原子分散的Ru,抑制了结构敏感的丙烷裂解,而外层N促进了Ru1中心的电子积累,使Ru1与丙烯之间产生了明显的电荷排斥,促进了其解吸。在单原子Ru位点上,内层和外层N的组合作用有助于Ru1/NC的高效率。
大连化物所&福大,最新Nature Catalysis!
研究背景
随着丙烯需求量的增加和页岩气中丙烷的大量供应,丙烷脱氢制丙烯(PDH)工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PDH是一种吸热反应,有效的丙烷转化需要高温(≥500 °C)。然而,高温有利于发生裂解、氢解和深度脱氢等副反应,不仅降低了丙烯的选择性,而且还会导致结焦沉积和催化剂失活。大量研究表明,PDH是一种结构敏感反应,其中许多活性金属有利于C-C键断裂,从而导致副反应,而活性位点隔离或单原子催化剂(SACs)对PDH过程生成丙烯有效。此外,丙烯从活性位点的解吸对提高选择性至关重要,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受活性金属电子状态的影响。因此,合理设计具有局部结构可调的隔离活性位点,对于高效PDH十分具有吸引力。
空间孤立的Pt位点和第二金属向Pt中心的电子贡献可有效地抑制C-C键的裂解,从而提高丙烯的选择性。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识别活动位点的协调环境具有挑战性。同时,在高温(≥500 °C)和还原气氛下稳定PDH反应的单原子活性位点也非常具有挑战性。开发低成本、高稳定性的替代催化剂,取代工业用Pt基催化剂,是PDH反应的长期追求。Ru金属价格相对较低,但很少被考虑,可能是由于其倾向于激活C-H和C-C键,从而导致丙烯选择性低和催化剂容易失活的问题。此外,开发稳定的Ru SACs用于高效、高温PDH反应仍面临巨大的挑战,需更深入地了解这种催化剂的结构-活性关系。
图文解读
合成与表征
Ru单原子锚定在N掺杂碳(NC)上的合成过程(即Ru1/NC):利用球磨法将乙酰丙酮钌(Ru(acac)3)、l-丙氨酸(C3H7NO2)和双氰胺(C2H4N4)的混合物均匀研磨,然后在900 ℃ N2气氛下热解1 h。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在Ru1/NC上Ru含量为1.2 wt%。同时,利用浸渍法合成了Ru在NC上的负载量分别为1.3 wt%和6.0 wt%的催化剂,分别为1RuNP/NC和6RuNP/NC。不同放大倍率下Ru1/NC的HAADF-STEM图像未显示任何Ru纳米颗粒。此外,经过AC-HAADF-STEM显示,在Ru1/NC上可清楚地观察到大量均匀分散的Ru单原子。
大连化物所&福大,最新Nature Catalysis!
图1. Ru1/NC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大连化物所&福大,最新Nature Catalysis!
图2. Ru1/NC中Ru的配位和电子态
催化性能
在Ru1/NC反应条件下,从520 ℃到600 ℃,丙烷转化率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丙烯选择性保持在92%以上。在600 ℃时,Ru1/NC的丙烯转化率达到33%,丙烯选择性为92%。丙烯的比产率随着Ru颗粒尺寸的减小而增大,在Ru1/NC下丙烯的产率最好。结果表明,PDH的催化性能与Ru粒径密切相关。
此外,在40% C3H8的高浓度下,Ru1/NC的比速率可达到428 molC3H6 molRu-1 h-1,丙烯选择性约92%。基于表面Ru原子浓度的丙烯产率和周转频率(TOF),Ru1/NC比1RuNP/NC和6RuNP/NC至少高出3倍。特别是,Ru1/NC的丙烯产率为0.635 gC3H6 gcat-1 h-1,接近于商用PtSn/Al2O3(0.644 gC3H6 gcat-1 h-1)。结果表明,Ru1/NC可能是已报道的性能最好的PDH催化剂之一。
大连化物所&福大,最新Nature Catalysis!
图3. PDH反应的催化性能
机理研究
不同高温处理条件下,作者对Ru1/NC进行了原位EXAFS试验。无论是600 ℃的H2还原处理,还是520 ℃的PDH原位反应,Ru组分的XANES光谱与新制催化剂相比几乎没有变化,表明反应中Ru1中心在Ru1/NC上的价态仍略为正。由于Ru1与N原子之间存在较强的共价键,Ru-N/C配位几乎没有变化,也无相应的Ru-Ru键存在。通过DFT计算,作者还考虑了协调N物种对Ru1稳定性的贡献。随着N配位数的增加,Ru1中心的形成能明显降低,其中RuN3C和RuN4模型在热力学上更稳定。结果表明,在Ru1/NC催化剂上,壳内N的配位对Ru1中心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连化物所&福大,最新Nature Catalysis!
图4. Ru1/NC的N物种配位稳定Ru1中心
作者构建了一系列内层和外层N原子总数不同的Ru1/NC,其中一种Ru1/NC仅包含内壳N物种,即四配位RuNxC4-x(x=0-4),另一种Ru1/NC包含内层和外层N物种,四配位RuN3C-Y(Y = 5、9、13)和四配位RuN4-Y(Y=6、8、10、12、14)。首先,在只有内壳N物种的Ru1/NC模型上,研究了丙烯在Ru1上吸附的Eads值的变化趋势。随着内层N数的增加,四配位Ru1上的Bader电荷略有减小,而Eads值变化明显。作者评估了具有Ru1位点的RuN3C-13和RuN4-14对PDH反应的反应活性,其中DFT计算得到RuN3C-13和RuN4-14第一脱氢步骤(CH3CH2CH3*→CH3CHCH3* + H*)的自由能势垒分别为1.061 eV和1.357 eV。
在过渡态下,两种体系断裂C(β)-H键的长度分别为1.483和1.599 Å,形成C(β)-Ru键的距离分别为2.339和2.352 Å。对于第二个脱氢步骤(CH3CHCH3* + H*→CH3CHCH2* + 2H*),计算得到的自由能势垒要低得多(RuN3C-13为0.701 eV, RuN4-14为0.444 eV),表明第一个脱氢步骤是丙烷转化速率的决定因素。
大连化物所&福大,最新Nature Catalysis!
图5. 外层N的影响及反应途径的理论研究
文献信息
Peripheral-nitrogen effects on the Ru1 centre for highly efficient propane dehydrogenation. Nature Catalysis, 2022, DOI: 10.1038/s41929-022-00885-1.
https://doi.org/10.1038/s41929-022-00885-1.

原创文章,作者:v-suan,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0/15/95c4d73797/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