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伟/李轩科/杨年俊Nano Energy:用于无枝晶锂金属负极的梯度拓扑主体

吕伟/李轩科/杨年俊Nano Energy:用于无枝晶锂金属负极的梯度拓扑主体
锂金属负极(LMA)是下一代可充电池的“圣杯”。然而,锂枝晶的不可控生长和无限体积变化困扰着它们的实际应用。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吕伟、武汉科技大学李轩科、德国锡根大学杨年俊等提出了一种由SiC晶须和碳布(SiC/CC)组成的3D梯度拓扑主体,用于稳定且无枝晶的锂沉积/剥离。
吕伟/李轩科/杨年俊Nano Energy:用于无枝晶锂金属负极的梯度拓扑主体
图1 SiC/CC和Li@SiC/CC的锂沉积过程
为制备这样的主体,梯度分布的SiC晶须生长在碳纤维的表面上,这些纤维进一步相互交织形成致密的拓扑框架,从而产生梯度电导率。通过这种方式,SiC晶须阻碍了电子在表面的聚集,因此可引导自下而上的锂沉积,同时,多孔结构和对锂离子的强化学亲和力可降低局部电流密度,并促进孔中锂离子的均匀流动。因此,这有效抑制了锂金属从导电网络中脱离,避免了剥离过程中死锂的形成。
吕伟/李轩科/杨年俊Nano Energy:用于无枝晶锂金属负极的梯度拓扑主体
图2 锂沉积形貌及示意图
实验显示,采用Li@SiC/CC LMA的对称电池在2 mA cm-2和3 mAh cm-2下表现出高达1000小时的低过电势。此外,即使在容量为3 mAh cm-2的情况下,循环100次后,LFP|Li@SiC/CC LMA全电池的平均库仑效率仍高达98.3%。实验和计算结果表明,这种编织网络提高了主体的利用率,进一步抑制了沉积过程中的枝晶生长。
此外,这种拓扑主体减小了锂沉积物的局部尺寸,并减轻了它们在沉积过程中的脱离形成“死锂”。这种新颖的策略提供了一种直接的方法来构建具有高能量密度可靠LMA的梯度拓扑宿主。
吕伟/李轩科/杨年俊Nano Energy:用于无枝晶锂金属负极的梯度拓扑主体
图3 半电池电化学性能
A gradient topology host for a dendrite-free lithium metal anode. Nano Energy 2022. DOI: 10.1016/j.nanoen.2022.106937

原创文章,作者:v-suan,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0/15/acf26f0902/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