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软可拉伸材料能量转化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Michael D. Dickey教授及同事综述了利用柔软和可拉伸材料收集环境能量并将之转化为电能的方法。柔软及可拉伸材料目前被广泛用于研发软体机器人、柔性电子皮肤、可穿戴电子器件等,实现收集机械能量(如振动、人体运动、流体流动等)、电磁波能量、热力学能量(化学能或热能)并转化为电能的应用。本综述总结了各能量收集过程的原理,着重回顾了各应用对应的器件设计优秀案例。锂-氧气电池电极材料山东大学党锋教授课题组联合中南大学童汇教授、加拿大国家研究院(魁北克)Shuhui Sun教授等报道了一种锂氧电池正极材料。他们利用水热法合成了外部包裹有数层MoSe2纳米片的碳纳米管网络(MoSe2@CNT)。理论及实验结果均表明外层MoSe2可作为Li2O2的成核位点,让Li2O2均匀沉积在碳纳米管外表面。Li2O2的形成能减少电解液中超氧根离子浓度,提升电极以及电池的性能稳定性。得益于该机制,MoSe2@CNT正极电容量高达32000 mAh/g,500 mA/g电流密度下可稳定完成280次充放电循环。HER催化剂中科院化学所李玉良院士带领的研究团队利用石墨炔(graphdiyne)制备了一种新型HER电催化剂。作者们通过溶剂热法,将OsOx纳米点负载在石墨炔上,制成了OsOx/石墨炔复合催化剂。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均表明,石墨炔不仅能导出空穴,防止空穴-电子复合,而且还可以诱导更多高活性的高价Os(Os4+)进行电荷转移。氙灯照射下,OsOx QDs/GDY在碱性条件(1 M KOH溶液)下表现出高电催化活性:产生100 mA/cm2电流的过电位仅42.5 mV。锂金属电极题韩国大邱庆北科技学院(Daegu Gyeongbuk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Yong Min Lee教授、Hongkyung Lee教授,韩国国立韩巴大学(Hanbat National University)Myung-Hyun Ryou教授及同事报道了一种稳定锂金属负极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将硝酸锂与金属锂粉预先在溶剂中(四氢呋喃)混合均匀,然后涂布并压实到铜箔集流体上。这样制备出的锂金属颗粒表面覆盖有不到1微米厚的硝酸锂薄层。这层硝酸锂在电池工作时可以被缓慢释放到电解液中,从而能够持续形成固态电解质界面保护膜,防止金属锂与电解液直接接触反应。该方法可提升锂金属负极在碳酸酯类电解液中的稳定性(450次充放电循环后电容量保持率为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