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连发Nature子刊,今日联合厦大王野教授再发Nature Materials! 2023年10月15日 下午4:25 • 未全平台发布, 顶刊 • 阅读 10 连发Nat. Catal.、Nat. Rev. Chem. Bert Weckhuysen,荷兰乌得勒支大学教授。Bert Weckhuysen教授在多相催化领域享有盛名,尤其在利用原位谱学技术研究催化过程,以及能源转化、二氧化碳转化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世界著名的催化化学科学家,并担任欧洲催化协会主席。 Bert Weckhuysen教授是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比利时皇家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Bert Weckhuysen教授曾经多次访问中国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并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单位有着广泛深入的合作。2020年,经过提名、遴选,Bert Weckhuysen教授获得“中国化学会荣誉会士”称号。 就在上月,Bert Weckhuysen教授等人在Nature Catalysis上报道了一种液滴微反应器,用于使用介电泳(DEP)对FCC颗粒进行高通量荧光激活催化剂分类。借助这个DEP平台,可以对FCC粒子的活性进行分选。包裹在液滴中并用两个不同的荧光探针分子(4-甲氧基苯乙烯和4-氟苯乙烯)染色的颗粒可以以~23滴s-1(0.25个颗粒s-1)的高通量原位检测和分选。详情可见: 没过多久,Bert M. Weckhuysen和Charlotte Vogt在Nature Reviews Chemistry上发表综述性文章,讨论了多相催化中一些常见方法的物理意义,并推断其有效性和有用性。同时,比较了酶催化和均相催化领域的催化概念,指出多相催化剂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详情可见: 成果介绍 具有金属(氧化物)和酸位点的金属沸石复合材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催化剂,可以将多个反应串联起来,在不分离或纯化中间体的情况下生产各种需要的产品。然而,这种材料的传统设计往往会导致金属在沸石内部或沸石上产生不受控制和非理想的空间分布,限制了其催化性能。 荷兰乌得勒支大学Bert M. Weckhuysen、厦门大学王野等人展示了一种合成双壳、连续的金属氧化物@沸石空心球(记为MO@ZEO DSHSs)的简单策略,其具有可控的结构参数和化学成分。该策略包括沸石纳米晶体在含金属离子的碳球的表面进行自组装,然后经过煅烧和沸石生长等步骤。作者主要利用原位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和非原位电子显微镜揭示了材料的逐步形成机理。 本文证明,正是由于这种结构,在费托合成法生产汽油时,与各种常规结构的Fe2O3-H-ZSM-5催化剂相比,Fe2O3@H-ZSM-5 DSHSs催化剂表现出了优越的性能。相关工作以Tandem catalysis with double-shelled hollow spheres在Nature Materials上发表论文。 内容介绍 图1 MO@ZEO DSHSs的合成 图2 Fe2O3@S-1 DSHSs合成过程中的相转变 图3 在空气中煅烧过程中,从Fe3+-CS@S-1胶体转变为中空Fe2O3 球@S-1胶体的监测 图4 MO@ZEO DSHSs结构参数和化学成分的控制 图5 不同催化剂材料在合成气转化中的催化性能 文献信息 Tandem catalysis with double-shelled hollow spheres, Nat. Mater.,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63-021-01183-0 原创文章,作者:v-suan,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0/15/f51966709e/ 电池 赞 (0) 0 生成海报 微信扫码分享 相关推荐 马建民教授AFM:动态离子筛作为锂金属电池中调节Li+流的缓冲层 2023年10月8日 电池顶刊集锦:孙学良、孟颖、陈忠伟、范红金、王宇、王振波、宋云、戴胜等成果! 2023年9月29日 中科大宋礼教授课题组,最新Joule! 2024年7月8日 电池顶刊集锦:Nature子刊、Angew、EES、AFM、ACS Energy Lett.、ACS Nano等成果! 2023年10月9日 刘茂昌/黄宏文AEM:N-NaTaO3@Ta3N5核-壳异质结助力光催化整体水分解 2023年10月4日 柴永明/董斌EES:双自增强配位调制起大作用,构建稳定的Ni4+物种用于促进OER 2024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