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学术圈图片造假有多么严重?研究表明,多达五分之一的已发表生命科学论文至少包含一张经过数字化修改的图片。研究人员可能会出于相对“无害”的原因进行调整——例如,通过增加对比度或色彩平衡来更清晰地显示关键点。但他们也可以使用图像编辑工具来创建完全虚假的结果,比如通过将条带裁剪和粘贴到不同位置来更改电泳凝胶或蛋白质印迹的照片,或者可以对显微镜图像进行修图以去除特定类型的细胞等。
在这一背景下,甚至催生出了专业的打假人士,Elisabeth Bik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如今的她已是大名鼎鼎。Bik是一位来自荷兰的微生物学家,大约20年前移居美国,是广受赞誉的复制图像“超级观察者”。在一个典型的日子里,她会用眼睛扫描数十篇生物医学论文,寻找图像被重复使用并报告为不同实验结果的实例,或者图像的一部分被克隆、翻转、移动或旋转以创建“新”数据。
Elisabeth Bik,图片来源: Nature
当然,图片打假仅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近日,据Nature报道,包括大家熟知的Elsevier、Wiley、Springer Nature、ACS、JAMA、EMBO (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Taylor & Francis以及洛克菲勒大学出版社在内的八家全球著名出版商已经联合起来解决科学论文中日益严重的图像处理问题。他们发布了联合指南,指导期刊编辑如何发现和处理可疑图像或数据。编辑人员可以使用它来标记可疑内容,以及详细分步说明了有关如何处理篡改图像。
对此,Elisabeth Bik对这项指南表示欢迎,但表示它们已经过时了。“他们不能阻止学术不端行为,但会在提交阶段和出版后提供更严格的审查,”Bik说。
新指南于9月1日在预印本服务器OSF上发布,提供了有关如何管理特定场景的更多详细信息,例如,如果作者没有对编辑的问题提供令人满意的解释。出版商表示,它应该作为出版前筛选过程的一部分,或解决有关已发表文章的问题。
该指南列出了三类级别的图片问题,从第一类级别(论文中的某些图片被更改或以不影响研究结论的方式“美化”)到第三类级别(严重的图像篡改,有明确的混淆或捏造证据以及误导意图),每个级别的问题都有一个示例和操作指引供编辑人员参考。
第一级:包括复制图片的一部分或合并来自不同实验的数据,且没有证据表明是有意误导。源数据很容易获得并解释,偏差对数据或得出的结论的可靠性没有影响。
处理建议:如果此类情况在出版前发现,编辑应要求作者提供解释和来源数据。该指南称,如果回应令人满意,编辑可以接受修改后的图片,而无需向研究人员的机构报告。出版后发现,如果对已发表论文的解释没有受到重大影响,编辑可能会决定不需要更正。
第二级:重要数据“美化”或未声明的图像/数据操作,破坏客观数据呈现,与公认的学术实践不一致,并改变研究论文中关键数据的科学结论。未经正式进一步调查,不能排除故意误导意图。
处理建议:根据作者的解释、经过验证的源数据的可用性,可能允许进行修订。将通知所有共同作者,通讯作者机构也可能会收到通知,机构调查的结果可能会被视为编辑过程的一部分,调查相关的非机密通信将包含在审稿文件中。如果图片会破坏论文的中心结论,编辑人员可能会在仔细考虑后决定对论文撤稿。
第三级:包括选择性报告或裁剪图片、修改原始数据以及错误标记或复制部分图片在内的严重图片篡改,有明确的混淆或捏造证据,并有误导的意图,通常在多个图像/数据面板中,缺乏引人注目的、经过验证的源数据。
处理建议: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解释或源数据,编辑应该拒绝稿件并通知作者的机构。如果相同的可疑数据或图片随后在另一期刊上发表,编辑应通知该期刊。如果作者没有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释或源数据,在发表后曝光的论文应被撤稿。
Bik表示,与现有指南相比,这些建议提供了更具体的指导。“建议期刊可以自行采取行动,即使他们与作者单位调查结论不同,这一点非常有帮助,”她说。“很多时候,研究单位会得出结论认为没有发现不当行为,即使是在清晰的PS 图像的情况下,也许是因为尴尬或利益冲突。”
德国海德堡FEBS出版社的图像完整性分析师Jana Christopher表示,指南的效果将取决于有多少期刊承诺遵守这些指南。她警告说,遵守这些建议需要时间、毅力和奉献精神。“找出问题的根源,尤其是在出版几年后,是出了名的困难”她说。
1. https://doi.org/10.1038/d41586-021-02610-7
原创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砖,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0/16/f6f57cfe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