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大连化物所Nature子刊:常温常压!电催化乙炔加氢高效制乙烯

背景介绍

与天然气或煤制乙炔技术相结合,乙炔选择性加氢制乙烯(HAE)已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非油制乙烯路线,是化学合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然而,热催化HAE通常需要200 ℃以上的高温和5 bar左右的高压,因此对能量要求很高。此外,大量的氢气(H2)消耗使得该工艺成本更高。此外,乙烯的选择性也很难控制,因为在苛刻的反应条件下,进行热催化反应时乙炔过度加氢生成乙烷,并且很容易发生。因此,开发一种更经济、节能、高选择性的HAE工艺路线具有重要意义。

厦大&大连化物所Nature子刊:常温常压!电催化乙炔加氢高效制乙烯

成果简介

在2021年12月6日,厦门大学&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邓德会研究员、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于良博士(共同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一种利用碳负载铜(Cu)微粒(MPs)在常温和环境压力下实现高效、选择性地电催化HAE(E-HAE)的工艺。与热催化路径相比,该工艺有利于在温和条件下进行,并且与基于可再生电力的电还原水相结合,具有环境友好性,其中原位生成氢气(H2)进行还原反应,从而避免额外的H2供应,这是一条很有吸引力的炔烃半加氢路线。

通过优化铜催化剂以暴露更多的活性面,有利于乙炔的优先吸附和加氢,从而抑制了氢气的吸附和析出。结合调整电极电位以调节还原产物的选择性,在阴极电位高于-0.6 V vs. RHE时,可以完全避免乙炔过度加氢为乙烷。

厦大&大连化物所Nature子刊:常温常压!电催化乙炔加氢高效制乙烯
图1. 比较E-HAE工艺与传统热催化HAE工艺的特点
通过在碳载体上涂覆微孔气体扩散层(GDL)以促进传质,在电压为-0.6 V vs. RHE下,总电流密度(j)为29 mA cm-2时,生成乙烯的法拉第效率(FEC2H4)高达83.2%。生成乙烯的几何电流密度(jC2H4)在-0.7 V vs. RHE下达到26.7 mA cm-2。对比已报道的封闭反应系统,通过在E-HAE过程中使用连续气流法可以极大提高法拉第效率和乙烯的总生成速率。
原位光谱表征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表明,从Cu表面到吸附乙炔的电子转移促进乙炔的吸附和加氢,同时抑制竞争性析氢反应(HER)并促进乙烯解吸,从而产生高选择性的产生乙烯。电化学加氢通过电子耦合质子转移途径进行,对比生成的乙烯解吸,进一步加氢步骤需要更高的活化能,从而有效抑制对乙烷的过度加氢。该工艺为从乙炔中工业化生产乙烯提供了一条绿色路线,而不仅仅是去除乙烯中的乙炔杂质。

图文速递

厦大&大连化物所Nature子刊:常温常压!电催化乙炔加氢高效制乙烯

图2. Cu催化剂的结构表征和E-HAE性能
厦大&大连化物所Nature子刊:常温常压!电催化乙炔加氢高效制乙烯
图3. Cu催化剂和反应中间体的原位光谱表征
厦大&大连化物所Nature子刊:常温常压!电催化乙炔加氢高效制乙烯
图4. 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总结展望

综上所述,作者报道了一种在室温和常压下使用铜(Cu)催化剂的乙炔加氢高效电催化过程。通过调整电极电位以及使用GDL促进传质,在-0.6 V vs. RHE下达到了最高FEC2H4为83.2%,并且在-0.7 V vs. RHE下达到了最高几何电流密度(jC2H4)为26.7 mA cm-2,这优于其他测试和已报道的其它催化剂。此外,在100 h稳定性试验中,Cu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通过原位表征和DFT计算证实,从Cu表面到乙炔的电子转移增强了乙炔对氢的吸附,从而抑制析氢反应(HER),同时通过电子耦合质子转移机制促进E-HAE。本文报道的E-HAE工艺为开发节能环保的乙烯生产方法提供了新的前景。

文献信息

Highly efficient ethylene production via electrocatalytic hydrogenation of acetylene under mild conditions.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1, DOI: 10.1038/s41467-021-27372-8.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1-27372-8.

原创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0/17/769bd644da/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