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铜(Cu)基催化剂上电化学一氧化碳还原反应(CORR)中速率决定步骤(RDS)的一致性尚未解决,主要原因如下:1)CO存在质量传输限制;2)CO分压(pCO)和表面CO覆盖率之间缺乏定量的关系。基于此,北京大学徐冰君教授和清华大学陆奇副教授(共同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他们在pH值为7.2-13.9的范围内,在接近电化学CO还原反应(CORR)条件下,利用原位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SEIRAS)测定了CO在Cu上的吸附等温线。通过实验测试发现,CO吸附带的积分面积随CO分压的增加而线性增加,表明即使在CO分压为1.0 atm下,CO 的绝对覆盖率也很低。在13COad逐渐取代12COad期间吸附的CO之间的弱动态偶极耦合进一步支持了这一结论。对比CO分压为1.0 atm的情况,CO分压为0.3 atm的CORR中C2+产物和甲烷的Tafel斜率保持不变,表明RDS不随CO覆盖率而变化。基于这些观察结果,作者认为作为RDS的C-C耦合导致CO与实际测量值不一致,并且在其以水作为氢源的加氢过程中,第一次电子转移到CO,很可能是RDS。作者进一步提出了一种涉及吸附水作为质子源的反应机理,该机理可以很好的解释在整个CO分压范围内观察到的CO对于C2+产物和甲烷的反应顺序。此外,在三种类型的铜表面上可以发现类似的CO吸附等温线和电动结果,表明所获得的机理见解具有普遍适用性。C-C Coupling Is Unlikely to Be the Rate-Determining Step in the Formation of C2+ Products in the Copper-Catalyzed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CO. Angew. Chem. Int. Ed., 2021, DOI: 10.1002/anie.202111167.https://doi.org/10.1002/anie.20211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