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尚龙/黄娟娟AFM:改变Li2S的沉积模式获得高稳定锂硫电池 2023年10月20日 下午6:03 • 头条, 干货, 顶刊 • 阅读 55 多硫化锂(LiPSs)严重的穿梭效应和缓慢的动力学过程会导致锂硫电池(Li-S battery)循环性能差、工作效率低,从而限制了其商业化。 图1. 材料制备示意 兰州大学彭尚龙、黄娟娟等提出了一种具有透射轨道重叠的复合框架作为Li-S电池的功能化隔膜(MX@WSSe/PP),它由WSSe纳米片和MXenes纳米片(MX)组成。实验和理论计算均表明,MX@WSSe/PP不仅能抑制Li-S电池的穿梭效应,实现正极材料的有效利用,还能通过将Li2S的二维沉积模式转化为三维模式,提高器件的整体可逆性和反应动力学性能。 图2. MX@WSSe的吸附催化作用 Li2S沉积模式的转变源于MX@WSSe复合材料表面局部电荷密度的变化,它调节了电子轨道的填充状态,影响了不同原子之间的轨道重叠。这种效应甚至可以传递到远离MX@WSSe表面的Li2S分子。结果,使用MX@WSSe/PP的Li-S电池在2 C下的1000次循环中每循环的容量衰减仅为0.016%。此外,在高硫负载(10.2 mg cm-2)和低电解液/硫比率(7.5 uL mg-1)条件下,可实现 9.39 mAh cm-2的高面积容量。 图3. Li-S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Deposition Mode Design of Li2S: Transmitted Orbital Overlap Strategy in Highly Stable Lithium-Sulfur Battery.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3. DOI: 10.1002/adfm.202309437 原创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砖,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0/20/54fa9ffe8a/ 电池 赞 (0) 0 生成海报 微信扫码分享 相关推荐 张会刚/朱庆山/惠俊峰ACS Nano:将钒掺入二硫化铌,获得更好的催化活性 2023年9月21日 Chem. Eng. J.: 独特核壳结构的MOF-CoSe2@MoSe2用于电催化全分解水 2023年10月11日 中科院物理所「国家杰青」团队,最新Nature Materials! 2024年5月28日 孙晓明/李晖/罗亮EES:探究电催化HER初始阶段界面纳米气泡的生长机制 2023年10月9日 北化工刘栋/张利鹏Appl. Catal. B.: 多孔硼、氮共掺杂碳高效电还原CO2 2023年10月13日 当人工智能遇到DFT,会催化出多少神奇?(Science/Nature子刊) 2023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