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发JACS再发Angew,单原子催化“持续被打脸”?

催化剂的重构现象已普遍存在于热催化反应,其对确定真正的活性位点是十分关键的,然而,此类重构在电催化中的研究仍然较少,特别是一类M-Nx结构的M-N-C单原子催化剂(SACs)。例如,对于M-N-C SACs电催化硝酸盐产氨,需要考虑M-Nx结构在高还原条件下是否稳定,而这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倘若不稳定,那么对于这个要求很高的电化学过程,其真正的活性位点结构是什么?
不久前,《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发表了题为《Potential-Driven Restructuring of Cu Single Atoms to Nanoparticles for Boosting the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Nitrate to Ammonia》的研究论文。
先发JACS再发Angew,单原子催化“持续被打脸”?
在该文中,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杨小峰、刘伟、王爱琴,厦门大学李剑锋等人利用X射线吸收光谱技术与先进的电子显微镜技术相结合,揭示了在硝酸盐还原为氨的电化学过程中,合成的Cu-N4单原子位点会发生重构,形成为5 nm的纳米颗粒。
当外加电势的驱动下,外加电位从0.00 V负移至-1.00 V时,随着NH3产率的提高,Cu2+向Cu+和Cu0的还原以及随后Cu0单原子的聚集也同时发生。在-1.00 V时,该催化剂的最大产NH3速率达到4.5 mg cm-2 h-1 (12.5 molNH3 gCu-1 h-1),法拉第效率为84.7%,优于此前报道的大多数其他Cu催化剂。
先发JACS再发Angew,单原子催化“持续被打脸”?
经电解后,聚集的Cu纳米颗粒也能可逆地分解为单个原子,然后暴露在环境大气中恢复为Cu-N4结构,而这通常会掩盖反应过程中难以观察到的电位驱动的重构现象。结果表明,Cu纳米颗粒是硝酸盐还原为氨的真正活性位点,这与沉积后的Cu NP催化剂以及DFT计算结果相一致。
详细报道可见:

继续出发,单原子再为颗粒做“嫁衣”!

在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AEMFC)中,单原子催化剂因具有高的ORR活性而被认为是传统Pt基催化剂的替代品之一。其中,单原子位点(SAS)中金属负载量将极大地影响催化剂的活性,最终影响AEMFC的性能。
先发JACS再发Angew,单原子催化“持续被打脸”?
黑龙江大学王蕾研究员、付宏刚教授等人报道了一种双N源配位策略来制备三维N掺杂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电催化剂。该催化剂含有高密度的、金属载量达5.61 wt%的Cu-N4位点,同时在碱性介质中表现出优异的ORR活性和稳定性。当应用于H2-O2 AEMFC时,其其开路电压可达0.90 V,峰值功率密度可达324 mW cm-2。现场同步辐射分析发现,在电化学过程中,初始的Cu-N4将重构为Cu-N4/Cu纳米团簇,进而重构为Cu-N3/Cu纳米团簇,该过程将逐渐调节中心金属的d带中心,从而平衡*OOH和*O中间体的吉布斯自由能,有利于提高ORR活性。
先发JACS再发Angew,单原子催化“持续被打脸”?
相关工作以《Reconstruction of Highly Dense Cu−N4 Active Sites in Electrocatalytic Oxygen Reduction Characterized by Operando Synchrotron Radiation》为题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发表论文。

图文介绍

先发JACS再发Angew,单原子催化“持续被打脸”?
图1. Cu-N-C/GC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本文通过双氮源策略来合成具有高密度Cu SAS的Cu-N-C/GC催化剂。首先,用聚醚酰亚胺(PEI)对氧化石墨烯(GO)进行改性,然后与碳纳米管形成三维网络结构。随后,甲酰胺和甘氨酸的双重氮源固定在GO-PEI-CNTs载体上,然后与Cu2+进行配位。最后经冷冻干燥,在900℃的惰性环境下热解得到Cu-N-C/GC。甲酰胺与甘氨酸通过缩合反应形成环状的碳氮分子结构,为金属离子提供了丰富的配位结合位点,有效地防止了金属原子在热解过程中的迁移和团聚。以单一氮源的甲酰胺和甘氨酸为原料分别制备Cu-FA-C/GC和Cu-Gly-C/GC,作为对照样品。
先发JACS再发Angew,单原子催化“持续被打脸”?
图2. 光谱表征
通过XAFS光谱进一步确定了金属物种的原子分散状态和相应的配位环境。Cu-N-C/GC表现出与CuO相似的Cu的K边光谱,表明其Cu的价态接近+2。EXAFS谱图显示,Cu-N-C/GC在1.5 Å附近出现主峰,对应Cu-N键。拟合结果显示,Cu-N-C/GC中以Cu-N4物种为主。
先发JACS再发Angew,单原子催化“持续被打脸”?
图3. ORR性能
Cu-N-C/GC具有较高的ORR活性,其起始电位为0.98 V,与Pt/C催化剂(0.99 V)相似。而Cu-FA-C/GC和Cu-Gly-C/GC的电催化性能较差,起始电位分别为0.91 V和0.90 V。此外,Cu-N-C/GC也具有较高的半波电位(E1/2),达0.84 V;极限电流密度达6.2 mA cm-2。另外,RRDE测试揭示Cu-N-C/GC的平均电子转移数为3.97,对应的H2O2产率低于4%,表明Cu-N-C/GC遵循四电子ORR机制。
先发JACS再发Angew,单原子催化“持续被打脸”?
图4. H2-O2 APEMFC性能
进一步以所合成的样品为H2-O2 APEMFC阴极催化剂,结果显示,基于Cu-N-C/GC的APEFC的峰值功率密度为324 mW cm-2,显著高于基于Cu-FA-C/GC、Cu-Gly-C/GC的APEFC的峰值功率密度(197、116 mW cm-2)。
先发JACS再发Angew,单原子催化“持续被打脸”?
图5. 现场XAS测试
利用现场XANES光谱进一步研究了Cu SAS在真实电化学环境中活性位点的来源和结构的变化。如Cu的K边XANES谱图所示,总的来说,白线峰边能量在外加电位中呈现明显的负移,说明随着反应的进行,Cu的价态降低,即在阴极ORR过程中,Cu2+逐渐还原为Cu+。值得注意的是,在开路电位(OCP)下收集的近边缘光谱与初始催化剂相似,即初始的Cu-N4位点在无外加电位下不能吸附电解液中的氧或OH物种。因此,上述Cu2+对Cu+的动态演化是由外加电位驱动的,而不是反应物的吸附所致。当外加电位降至0.50和0.30 V时,更多的Cu2+还原为Cu+。同时,可以检测到从Cu-N4到Cu-N3的结构演变,原始的Cu-N4构型中四个对称的Cu-N键中有一个Cu-N键发生断裂,此时吡啶N被质子化。
Cu的K边FT-EXFAS谱图显示,电位从0.9降低至0.3 V,Cu-N键配位数从4.5下降到2.8左右,同时出现了配位数在3左右的Cu-Cu键,表明Cu纳米团簇的形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单原子Cu位点由于催化剂表面含氧物种的完全反应而容易发生聚集、形成纳米团簇。结果表明:初始的Cu-N4在0.7 V时形成Cu-N4/Cu纳米团簇结构,在0.5 V和0.3 V时形成Cu-N3/Cu纳米团簇结构。有趣的是,当外加电场去除时,Cu物种的原子分散态可以发生恢复。
先发JACS再发Angew,单原子催化“持续被打脸”?
图6. DFT计算
采用DFT计算研究了Cu-N-C/GC的电催化活性来源。首先分别建立了Cu-N3、Cu-NC、Cu-N4/Cu-NC以及Cu-N3/Cu-NC模型。计算了不同模型下ORR自由能分布。在ORR第一个基元步骤中,Cu-N4模型需要克服0.54 eV的势垒才能实现O2到OOH*的还原过程。与O*、OH*和OH中间体的其他步骤相比,OOH*的形成是吸热的,因此Cu-N4模型上ORR的RDS是OOH*中间体的形成和分解。并对Cu-N4模型的2e途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Cu-N4更容易发生4e ORR过程。随着反应的进行,当Cu-N4模型引入了Cu-NC时,OOH*的形成势垒有所降低,此时RDS为O*的质子化过程,能垒为2.56 eV,表明O*中间体在Cu-N4/Cu-NC模型上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当反应进行到0.5 V时,新形成的Cu-N3/Cu-NC上各基元步骤的势垒均发生降低,这对提高ORR活性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当Cu-NC与Cu-N4或Cu-N3共存时,由于单原子与纳米团簇之间的协同作用,有效降低了反应势垒。因此,这种连续动态的结构演化可以有效提升ORR活性。

文献信息

Reconstruction of Highly Dense Cu−N4 Active Sites in Electrocatalytic Oxygen Reduction Characterized by Operando Synchrotron Radiation,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2022.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2211098

原创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0/26/75568246bb/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