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院士:直到硕士毕业前都想做公务员,现在只对科研感兴趣

来源丨募格学术整合自上观新闻、新民晚报、文汇报

从一所地方院校(江西农业大学)起步,到研究成果登刊cell、被诺奖得主大量引用、载入教科书……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李劲松,于11月18日当选2021年中国科学院新科院士!

其实,直到硕士毕业他心心念念的还是做公务员,后来有不少机会开公司,他都放弃了。在梦想的跌跌撞撞中,他发现自己原来只对科学感兴趣。

在生命科学领域潜心研究30多年,刚刚50岁的他为此熬得满头白发,但他说自己“ 喜欢这种为科学奋斗的感觉”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他的科研事迹吧~

新晋院士:直到硕士毕业前都想做公务员,现在只对科研感兴趣

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李劲松

李劲松,男,1971年10月14日出生,江西南昌人,中科院特聘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3年7月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6年7月毕业于扬州大学畜牧兽医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2002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

2002年8月至2006年12月在美国洛克菲勒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1月起任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组长。2012年获“杰出青年基金”支持,2013年入选“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直到硕士毕业

 最想做的是公务员 

“我现在只对科学问题感兴趣,否则早开公司了。”李劲松笑着说。

有意思的是,他以前并没有“非要做科学家不可”,直到硕士毕业最想做的是公务员。后来与公务员失之交臂后,他才开始对科学真正产生了兴趣。
在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攻读博士时,他参与了我国第一批克隆牛的研究,当时在山东一个牛场一待就是3个月;在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时,整整一年半时间里,工作几乎没有什么进展,他一度想要放弃。转机出现在他瘦了20斤以后,研究总算有了眉目。
回国前,他在实验记录本上写下未来的科研志向,其中最难的一条是“单倍体细胞的建立”。上世纪80年代,曾有一位诺奖得主尝试建立单倍体细胞无法成功。于是,李劲松就将这条暂时搁置。
可没想到,2011年国外有课题组率先发表了相关论文,这让李劲松懊恼万分,因为当时他的课题组本已摸索出一些门道,“ 有时候就差这一层窗户纸,看谁最早去捅破,差别只在于是不是敢于挑战。”
过往种种,不管是困难,还是失意,对于李劲松而言,都是做科研最真实的“味道”。9年前,他为公众做了第一场科普讲座,“很多人特地从很远的地方赶来,还找我签名。”那一刻,除了有“明星”的感觉,他也感受到,科学是被人们需要的。
在李劲松的实验室走廊,展示着课题组的一些重要成果。出更多更好的成果,把走廊挂满,正是他的雄心所在。

新晋院士:直到硕士毕业前都想做公务员,现在只对科研感兴趣图源:网络

“没有爸爸的小鼠”登刊cell

和许多学成归国的年轻人一样,李劲松刚进入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同样面临着“留下来”的压力。他最初也选择了已被“开荒”的领域,找寻还未被发掘的“种子”。可他也清楚,要追上国际前沿,脚步就得迈得大些……
2012年,李劲松与同事徐国良合作,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上发表了类精子干细胞介导半克隆技术的成果,在世界上引起了同行的高度关注,并入选当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没有爸爸的小鼠”如何诞生?用“天马行空”来形容李劲松再合适不过了,他总是有很多乍一听不可思议的想法。卵子和精子都无法在体外培养和增殖,也无法在基因层面进行操作,这极大地限制了生殖发育生物学发展。
李劲松率领团队“借壳生蛋”,在国际上首次从只携带精子遗传物质的胚胎中建立了 “类精子干细胞”,再将其注入卵子后产生了健康的小鼠。过去,遗传筛选只能在酵母细胞中做,这一发现使得在小鼠中开展遗传筛选成为可能,并入选201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技术与当时如火如荼的基因编辑技术相结合,只需一步就可产生携带特定基因遗传修饰的小鼠,极大简化了建立特定基因遗传修饰小鼠的步骤,使预期的实验周期大大缩短,加速发育相关疾病、出生缺陷、多基因介导复杂疾病的病因学研究。

再次“脑洞大开”

 给蛋白质添加标签

人类基因组计划绘制出了人类基因图谱,揭示了2.2万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但蛋白质身处细胞中需要抗体来识别,而抗体的制备非常繁琐,购买成本高,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还有一半的蛋白质由于缺乏研究,尚无抗体。
李劲松再次“脑洞大开”。能否先在类精子干细胞中对所有蛋白质添加标签,再把这个细胞注入卵子,从而获得携带标签蛋白质的小鼠呢?在一次研讨会上,他第一次提出“基因组标签计划”的设想,话音刚落,时任《细胞研究》常务副主编的李党生就兴奋地站了起来,认为这将是中国科学家对世界科学共同体的一大贡献。
想象一下,如果给人类2.2万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添加一个标签,将会发生什么?“这就好比每个蛋白质具有特定的‘二维码’,将为编撰生命活动的百科全书奠定基础。”李劲松说。
在上海市科委支持下,“基因组标签计划”已经落地,目前已构建1885个标签细胞,获得了346个小鼠品系,为全球77 个实验室提供了服务。
2011年,李劲松团队不仅直接验证了这一假说,还修复了个中缺陷,使克隆动物出生率一下提高了6倍。这一成果被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约翰·戈登,在其关于细胞重编程的综述中大幅引用。“能够证明这一假说,我到现在都感到兴奋。”李劲松说。
受精卵是生命的起始,能否在这一阶段修复导致疾病的遗传缺陷呢?仅用了8个月,李劲松课题组利用基因编辑,修饰了携带遗传缺陷的白内障小鼠的受精卵,发现有三分之一新生小鼠被治愈,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受精卵介导的基因治疗策略。这一成果被写入第八版经典教科书《分子细胞生物学》。
“很多科学发现不是规划出来的。”李劲松颇为感慨,这一系列科学工作,最初只是始于对“类精子细胞”的想象而已。

“类精子干细胞”再立新功 

最近,“类精子干细胞”在破解“苗勒管异常”这一疾病中大显身手。“通过大量基因测序后,领域内的科学家形成了共识:遗传是造成‘苗勒管异常’的重要因素,而遗传的异质性则导致了表型差异。”李劲松介绍,“长期以来,科学家们认为该病一定存在某一主效基因的突变,但将猜测的主效基因在小鼠中予以敲除,却并未呈现相应的表型。”
于是,人们相信这一疾病是多基因组合突变造成的——此时,李劲松的“类精子干细胞”又一次大显身手,来自复旦大学的合作者筛选出了最有可能的两种组合,一试,其中一种就得到了结果。

新晋院士:直到硕士毕业前都想做公务员,现在只对科研感兴趣

采访对象供图
李劲松也热衷于科普。他的实验室,是申城最早一批向公众开放的。每年,都会有充满好奇的大中小学生们走进实验室,听他讲述细胞的有趣故事。
李劲松办公室挂着一幅书法手迹——“志在冲天”。那是他攻读博士学位时的导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大元在他学成回国十年之际书赠给他的。
所谓“冲天”,李劲松认为,就是要不断走出人生的“舒适区”。他这样告诉自己的学生和女儿, 不要让“顺坡向下走”成为习惯,更多时候拼一把、坚持一下,就能站上更高更大的平台。

原创文章,作者:菜菜欧尼酱,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0/27/55a26e743e/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