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点,现在小学生都会合成量子点看似性质奇特,其实合成一点也不高大上,已经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简单材料。万物皆可制备成量子点,尤其是钙钛矿量子点,备受关注的原因之一就是合成极其简单。如下图,这种量子点的合成,可以说‘有手就行’,方便给小学生做科普,既简单又酷炫。具体步骤:将量子点的原料溶解在极性溶剂中,然后将少量的溶剂快速加入到非极性溶剂中,这时候过饱和度快速增大,产生形核,可以通过搅拌、温度、配体等来控制形核-长大速率,制备出不同尺寸的量子点材料。上述的合成方法是属于化学法合成量子点,这种将原子级别的原料组装成几纳米尺寸的量子点,是属于自底向上(bottom-up)方法,这种方法的先驱是今年诺贝尔奖获得者Louis Brus,下图是通过这种方式合成的量子点TEM图像。对应的另一种合成方法——自顶向下(top-down),从块体材料出发,原料尺寸大,通过光刻等手段将其‘裁剪‘为量子点尺寸,但是这类量子点通常尺寸较大,为 50-100 nm,这种方法也比较贵18年前的量子点发Nature能冲院士虽然现在量子点的合成已经很成熟,但是18年前还是一片蓝海。某位美国院士说破:在科学上的探索就像在原始森林里探险,收获大的,是那种能爬上高树的顶端通观全局,找到最有潜力的方向,再回到地面披荆斩棘,向前冲锋的人。在18年前,一篇Nature横空出世。李亚栋老师于2005年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开创性的研究论文,提出了一种简单而高效纳米晶合成的LSS法(Liquid-Solid-Solution)。这项研究填补了当时量子点合成方面的重要空白,对纳米材料合成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LSS的合成操作相当简单,属于‘大老粗‘的办法,但是越简单的越实用,能冲顶刊!LSS发方法就是依次将一定量水相原料(solution,S相)、固相原料(solid,S相)以及乙醇和亚油酸的混合液(liquid,L相)加入水热釜,混合搅拌,在一定温度下水热反应就可以得到量子点了。下图是Nature正文图。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03968#Sec2这种‘大老粗‘的办法,其实是非常巧妙的构造了两个界面,用来控制‘形核-长大’的反应速度。通过设计配体和溶剂,非常丝滑地将产物分离到底部。总的来说,LSS体系灵活度非常高,普适性强,产物易分离,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合成方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Nature》论文不仅仅引领了纳米材料合成的新方向,目前已经被引用2368次,这也为李亚栋教授赢得了高度认可。在2011年,李亚栋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看看四十年前诺奖级别工作诺奖的滞后性一直受人诟病,Bawendi大牛的量子点神作已经是30年前了,等诺奖等了30年。Bawendi教授1961年3月出生于法国巴黎,Bawendi教授1982年本科毕业于哈佛大学,1988年博士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博士毕业之后经过在贝尔实验室两年的博后阶段训练,入职于麻省理工学院。1995年成为副教授,1996年成为正教授,,授2002年成为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2004年成为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院士、2007年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23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下面这篇文章就是Bawendi大神的1993年JACS神作,目前已经被引用12000次。
https://pubs.acs.org/doi/pdf/10.1021/ja00072a025太经典了,大家的合成方法大多都是参考了这篇文章,他的经典方法如下图所示: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第二位获得者是Louis Brus,他首次证明了量子点的量子效应不是无限的,受限于激子波尔半径,随着量子点的尺寸变化而变化。今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第三人就是Alexey I. Ekimov,他是美国纳米晶体技术公司前首席科学家。Alexey I. Ekimov在1985年发表了关于‘量子尺寸效应’的文章,可以说是他定义了量子点。君生我未生量子点领域出了很多很多大牛,但是诺奖只给三个人,所以晚一点可能就错过了。就像朗道,他晚出生了一二十年,没能赶上物理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对此朗道自己也十分遗憾,朗道曾经说过:漂亮姑娘都和别人结婚了,我只能去追求那些不太漂亮的了。这个漂亮姑娘指的就是量子力学。量子点领域的大牛之一,Dmitri V. Talapin,芝加哥大学化学系教授,他出生在苏联,在白俄罗斯长大,2002年在德国汉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有点晚),随后在IBM沃森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工作。从2005年到2007年,他是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并于2007年加入芝加哥大学。他将青春都献给了量子点,目前已经发表超过10篇Science文章,Talapin具备足够的天赋和努力,但是没有赶上量子点最开始的芳华,错失诺奖。下图是他对最近在Nature Materials上发表的News文章,再次介绍了量子点这一‘人造原子’的独特性质。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3-023-016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