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Wiley威立
Energy&Environmental Materials
-
2020年IF 15.122
-
JCR Q1区期刊
-
SCIE、Scopus和EI数据库收录
-
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高质量科技期刊材料科学综合类T1期刊
混合醚类电解液助力锂硫电池中的金属锂负极保护
清华大学张强教授课题组联合北京林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以及德国弗朗霍夫研究所等提出了一种应用于SPAN正极的锂硫电池的混合二异丙基醚(mixed-DIPE)电解液。Mixed-DIPE电解液显著延长了以SPAN为正极匹配超薄锂负极的锂硫电池的循环寿命。这主要是因为mixed-DIPE作为一种醚类电解液对金属锂负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且能够抑制多硫化物的溶出,减轻其对金属锂负极的破坏,从而使得该电解液配方在以50 μm超薄金属锂为负极的全电池中实现相对稳定的循环。此外,mixed-DIPE电解液还有助于金属锂枝晶的抑制与界面阻抗的降低。
弱相互作用增强有机电池性能
华中科技大学王成亮教授课题组分析了有机高分子材料与无机材料的本质区别,在于有机高分子材料中的弱分子间相互作用,进而总结了与有机活性材料密切相关的弱分子间相互作用对于有机电池性能的影响:分别展开讨论了有机电池中相邻的活性分子间、活性分子和导电添加剂间、活性分子和粘合剂间的弱分子间相互作用。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各类弱分子间相互作用广泛存在于电池系统中,有望通过协同作用来提高电池性能;其次,进一步的研究有机电池中相对弱分子间相互作用,有助于理解高性能电池的内在原因,从而更好的开展高性能电池的研究。
高能碳基超级电容器
成均馆大学 Ho Seok Park 教授课题组详细分析了基于碳材料的超级电容器在储能领域的主要应用及其发展前景。综述了电极材料、电解质和电池设计对SCs电容和工作电压的基本影响。
实现高倍率储钠特性的赝电容钒基电极材料
厦门大学魏湫龙特任研究员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Bruce Dunn教课题组系统讨论了高倍率钠离子存储用钒基赝电容材料的储钠机理、电化学行为和界定方法,系统总结了常见的各类钒基赝电容储钠材料,并对赝电容材料在高功率、高能量钠离子储能器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钾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德国伊尔梅瑙工业大学雷勇教授课题组总结了有关钾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最新研究,包括普鲁士蓝及其类似物、层状金属氧化物、聚阴离子化合物以及有机正极。文中总结了这些已开发的正极材料的基本结构和电化学性能。此外还提出了这些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不足,分析了性能与结构的相关性,提出了相应可行的解决策略。最后,讨论了钾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的发展前景。
关于可充电锌金属电池(RZMB)的研究
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许康教授课题组将一种可用于决定锂金属负极的严谨的CE模型借鉴到Zn化学,并用于系统地检验一系列因素,包括集流体化学,电流密度,温度和剥离过程中的电压上限,对不同Zn电解质的可逆性的影响。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的支持下,该标准化的Zn CE模型随后被用于确定电解质对Zn2+的溶剂化强度与相应电解质中测得的Zn CE之间的重要关系,从而为将来开发和评估Zn电解质提供新的指导。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化学修饰方法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育新教授课题组围绕LDH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化学修饰方法,总结了近期国内外的重要研究进展,讨论了LDH的组分调控、修饰活性位点、导电性增强、形态/形貌调控方面的修饰方法以及彼此间的协同策略,期望促进LDH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发展,实现高值化应用。
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德国伊尔梅瑙工业大学教授雷勇课题组总结了有关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碳材料,有机材料,合金,金属基化合物以及其他新型化合物。另外总结了这些已开发的负极材料的钾离子存储原理和电化学性能(即容量,电压,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此外,提出了提高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挑战和相应的有效解决策略。最后,讨论了用于钾离子电池的高性能负极材料的未来发展前景。
多孔钙钛矿的发展: 合成方法及在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领域的应用
香港理工大学倪萌教授课题组和南京工业大学邵宗平教授课题组总结了制备多孔钙钛矿的各种合成方法以及讨论了不同合成方法对多孔结构的影响。接着深入讨论了该类材料在燃料电池及金属空气电池领域的应用且分析了多孔结构对这些能源器件性能的影响。最后,详细总结了多孔钙钛矿在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领域依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可充电水系锌离子电池中锌负极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
中南大学周江、梁叔全教授团队针对中性和弱酸性电解质体系锌离子电池,分析了负极存在的枝晶生长、腐蚀、析氢等问题的内在机理,将枝晶的生长归因于电场分布的不均匀和电极表面离子不受限制的二维扩散,将腐蚀产物的产生归因于局部OH–浓度的改变,而析氢则是电极电位差异和过电位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作者揭示了上述各个问题之间的相互联系,并对已有的负极改性方法进行了分类总结,强调负极优化应该有“协同优化”的观点,并基于此观点展望了锌金属负极未来的发展。
扫描上方二维码查看原文
原创文章,作者:菜菜欧尼酱,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1/01/b7a1ff35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