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李克强总理的面,院士直言不讳:当前学术生态有极大问题! 2023年11月2日 上午10:18 • 话题 • 阅读 12 来源丨国家基金委 7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总理在会上说:“我们到了要大声疾呼加强基础研究的关键时刻。” 今年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成立35周年。李克强听取基金委通过改革减轻科研人员项目申报负担、加强重点领域支持等情况汇报。他说,基金委的成立,标志着科技资源配置从“计划分配”向“竞争择优”的历史性转变。科技创新不是计划出来的,要持续推进改革,完善项目评审机制和评价体系,激励科研人员有勇气、有耐心投身基础研究,推动交叉科学发展,更好发挥基金委重要作用,使宝贵资金更有效支持科学研究。 座谈会上,基金委负责人作了汇报,黄如、洪永淼、冯雪、高瑞平、窦贤康、丁烈云、杨学明、陈发虎、张学敏等专家发了言,李克强要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大家的意见建议。 一位中科院院士直言不讳地说:“当前原始创新不足,最主要的问题是学术生态问题。最具原创性的研究需要智商极高的人,但现在的科研资源有时没有集中在这些人手里。这对原始创新是极大的问题。” 李克强要求,必须持之以恒打破束缚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洪永淼发言介绍,目前他们所的科研经费中,“人头费”仅占30%-40%,与国外相比仍然偏低。 总理要求有关部门要“多听听科学家的意见”。“搞数学研究,可能不用买太多设备,主要是‘人头’在做。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改变多年来‘重设备、轻人头’倾向,否则我们在数学等基础研究领域,很难充分发挥杰出人才的优势。”他说。 李克强表示,加大数学等基础研究投入力度,不光要“投钱”,更要“投环境”。“真正把科学家的内生动力激发出来。”他说。 北京大学教授黄如建议,加大对基础研究的长期持续投入;清华大学教授冯雪提出,希望塑造创新文化,鼓励青年人才参与原创性研究,宽容失败。 当原定几位科学家代表发言结束后,李克强说:“我这次来,主要想更多听听科学家的声音。大家还有什么意见,请直奔主题,大胆发言,把问题戳破。这是我们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总理话音刚落,参会科学家便争相举手“抢话筒”要求发言。有人建议,要在中西部地区布局更多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让中西部地区能“靠事业留人”,而不仅是“靠待遇留人”;有人希望赋予科研院所更大人才引进自主权;有人提出,科技资源布局要鼓励有潜力的科学家更多做“10年以后的事情”。 李克强当即回应:“基础研究可能要通过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形成成果,不能追求走捷径,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向前走,最后的效果会更好。” 李克强在会上指出,当前国际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我国科技发展存在不少短板,很多产业技术瓶颈主要在于原始创新薄弱。基础研究是推动原始创新、构筑科技和产业发展“高楼”的基石。我国已经到了必须大力加强基础研究的关键时期,立足现实,决不能错过这个时机。要增强紧迫感,围绕建设现代化强国,大力推动基础研究,弘扬科学精神,坚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严谨求精,鼓励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搞科研,永不满足,不怕失败,加强国际合作,以“十年磨一剑”的恒心和专注攀登科技高峰。 李克强说,要稳定增加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投入,运用税收激励等方式调动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的积极性,加强制约产业发展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拿出专门资金,激励科研人员凝练提出前沿领域重大问题,持续深入研究。提高学校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教育水平,培养更多基础研究人才。多渠道引进优秀人才,促进基础研究水平提高。 李克强说,要持之以恒打破束缚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简化财政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和评审程序,合理下放预算调剂、经费支出标准确定、横向经费管理等权限。提高间接费用和绩效支出比例,特别是理论数学和物理等纯理论基础研究项目要有明显提高。完善绩效支出、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等管理办法。高度重视人才,围绕重大战略需求和前沿科学领域,由科学家自主确定研究课题、团队、经费使用。创新科研经费监管,突出绩效导向,从重过程向重结果转变。 原创文章,作者:菜菜欧尼酱,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1/02/3fe3a76e72/ 话题 赞 (0) 0 生成海报 相关推荐 最新ESI学术排名!各高校有哪些学科上榜全球前1%? 2023年11月7日 【人物】褚君浩院士:赤子传 2023年11月16日 俞书宏院士——中国材料领域的魔术师 2023年10月30日 警示!上海高校这名女教师,解聘!博士学位也丢了 2023年11月3日 厉害!一年两登顶刊的31岁浙大硕导荣获杰青! 2023年11月2日 22位院士坐镇!地方高校,冲“双一流” 2023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