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021年度JCR重磅发布,公布了上千本学术期刊的Import Factor,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影响因子(IF)。目前影响因子作为学术界最广泛采用的评价标准,在期刊指标(Metrics)届牢牢占据“铁王座”,地位无可撼动。最新的IF可见之前的推文快讯!科睿唯安最新影响因子发布!除了IF,这次科睿唯安还推出了新的期刊评价指标—期刊引文指标 (Journal Citation Indicator , JCI) 。Science也特意发文关注了此事,至于其定位是替代IF还是挤掉CiteScore、SJR、SNIP等其他非科睿唯安发布的指标,这就有待时间验证了。JCI是何方神圣?科睿唯安解释说,期刊引文指标数值是近三年发表的所有研究论文和综述的平均“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CNCI)。它和IF的主要区别在于:1.引用计时周期不同。以今年为例,IF计算时分母是2018-2019两年的发文量,分子是这些文章在2020年的引用量;而JCI则考虑的是2017-2019三年的发文量在2017-2020的总引用情况。2. JCI 还包括影响因子未涵盖的期刊(AHCI和ESCI)。3. JCI数值不会太大它考虑了学科规范化处理,最终以引文数与全球基准之间的比率来表示某篇论文的相对引文影响力。CNCI为1.0即代表平均水平,指标值超过1.0代表引文影响力高于平均水平(例如,2.0是平均值的两倍),低于1.0则代表引文影响力低于平均水平。这样一来不同学科的期刊也有了比较的可能,以材料TOP期刊Advanced Materials(IF: 30.849)和数学TOP期刊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IF: 5.318)为例,其JCI分别为4.48和5.38。有读者可能会问CiteScore、SJR、SNIP,在这里也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其实它们与IF和JCI有一个根本区别就是数据库不同。CiteScore、SJR、SNIP基于Elsevier旗下的Scopus数据库,后两者都是基于科睿唯安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CiteScoreCiteScore是Elsevier出版社在2016年推出的基于Scopus数据库的评价指标。其计算方法经历过调整,以前计算的是期刊连续3年论文在第4年度的篇均引用次数(已作废),现在是连续4年间所有论文在这4年的篇均引用次数(见下图)。老版的CiteScore计算方法最新的CiteScore计算方法SJRSJR全名为 SCImago Journal Rank,是由来自西班牙国家研究机构三位教授所提出,其核心概念来自Google的 PageRank 算法。SJR 计算的时间区间为3年,即计算其前三年间发表的文章,于第4年被引用的次数。它既考虑期刊被引数量,又考虑期刊被引质量,在引用次数相同的情况下,被Nature或Science大量引用的论文质量显然高于只被一些低水平期刊引用的论文。SJR查询官网:https://www.scimagojr.comSJR计算公式SNIPSNIP全名为Source Normalized Impact per Paper(标准化影响系数),由荷兰莱顿大学Henk Moed教授所提出,是根据某个主题领域的总引用次数、给予引用权重,进而衡量上下文引用所造成的影响。简单来说,SNIP允许直接比较不同学科领域内的期刊,可以突破传统IF无法考量不同研究领域的引用情形。从这一点上看,JCI与其有相似之处。SNIP计算周期为3年,只考虑研究型和综述文章。SNIP查询官网:https://www.journalindicators.comSNIP计算公式总 结当然期刊也有H指数、5年IF等其他指标,在此不再一一赘述。综合来看,一方面JCI比IF延长了期刊的引用周期,和老版的CiteScore计算周期都是3年;同时考虑了学科类别的差异,有借鉴SNIP的倾向。至于其后续发展如何,就有待时间检验了。参考文献及链接1. 期刊引文指标概览-科睿唯安,20212. https://www.elsevier.com/zh-tw/solutions/scopus/-impact-factor-sjr-and-snip3. The SJR indicator: A new indicator of journals’ scientific prestige4. Some modifications to the SNIP journal impact indicator5. Measuring Contextual citation impact of scientific journ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