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年三十晚上,在全国人民迎接新年到来的时候,武汉封城,新冠疫情爆发。
小区封闭,保安发放出门证,每两日允许每户一名成员外出采购一次,门口门卫处放置的大喇叭,循环播放着:禁止外来人员进入小区,禁止一切车辆进入小区的通知。
与此同时,单位也第一时间响应政策,不允许随意出入单位,非必要情况尽量居家办公减少外出。并由专人负责,督促我们每日监测体温,并对自己的情况进行接龙上报。
而不幸的是我所在的课题组,刚刚申请到一个项目,而项目的截止时间是2020年12月。作为项目的负责人,我的压力可想而知。居家办公期间,我自然成了领导的重点关心对象:
先按照申请书设计实验吧!
如果开启实验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随着居家办公的日子越来越久,课题组成员的心越是纠结,最后我收到的慰问形式就变成了:
目前先把专利的框架写出来吧!
一定要抓紧时间做好最坏的打算!
不然准备项目延期吧!
所以那段时间,我的发际线不知道往后移了多少。
2岁的孩子每天七点多起床,就要开始给他准备食物、陪玩游戏,连上个厕所娃都要在外面扒门:妈妈不要上厕所!只有当孩子睡了,才能挤出点时间看文献写方案。
02
即使是开始上班,每天也都要进行严格的测温,不能够在食堂堂食,每天都只能在工位上吃送来的盒饭,不能随意去其他科室走动。
但好在实验进展顺利,由于前期的准备充分,实验部分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从初步的实验结果来看,与我当初预期设想的结论走向一致。
转眼到了2020年7月,虽然国内一片祥和,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国际上疫情状况依旧严峻。此时的我面临数据的测试和文章的撰写工作,部分数据需要去合作的高校去测试。可高校处在暑假而又处在封闭状态,而且出入需要核酸检测报告,这无疑使我的测试之路变得更加布满荆棘。
虽然实验已经完成过半,但数据的测试和分析是整个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测试数据的结果,直接影响下一步的实验方案,目前能做的,只有把能在研究所内做的测试都做完,和在假设初步实验成功的情况下进行下一步的关键性实验。
03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又开始了日常憋论文的阶段,先把数据处理部分空出来,然后从前言部分开始遣词造句,斟酌时态,琢磨专业术语,调整语序,最后根据自己的假设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这段憋论文的日子,让我一度怀疑自己已经不是理工科选手了。
整个暑期除去数据处理,专利文章的大框架已经基本完成。当然,这其中是有风险的,相当于一场豪赌,如果和预想不相符,实验失败,那么就需要重新调整实验方案,就会导致已经完成的全部框架全部重塑,之前的遣词造句都会付之东流。
终于熬到了九月份,合作高校开学,持一周内的核酸检测报告,可以预约测试了,我赶紧将扫描,投射,原子力全都预约了个遍。一方面是急于得到测试结果;另一方面,也不能辜负这一周的核酸检测报告,物尽其用。幸运的是,经过加班加点得出的数据结果和我预期的大致相符,此时我心中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感谢苍天,感谢大地,前进的道路虽然曲折,但总算见到了曙光。
这之后我感觉自己像打了鸡血般,加班加点处理数据,分析结果,绘制图表,丰富实验数据,一口气将专利和文章的数据补充完。之后便是检查和复核,定稿投稿,等待编辑的审稿意见。
04
疫情期间投论文真的更靠运气,这个的时候要好好选刊,必要时把杂志所在国籍列为指标之一,疫情严重地区的杂志,能不投就不投:毕竟有多少同行不是折在质量上,而是折在疫情上。比如审稿人和编辑因为疫情原因心情不好,审稿人疫情期间过于无聊,拿着放大镜把文章看了又看,甚至有编辑因为找不到审稿人,都可能导致被拒。又比如新冠相关的文章开通绿色通道,都忙着追热点而其它主题只能暂时搁置而导致拖延或被拒的。
话虽如此,但是与之前不能做实验和测试的煎熬相比,等候审稿人意见的日子,心情都变得轻松起来。仿佛肩上的大山被搬走了,白天在实验室中进行一些事务性工作和数据的补充工作。终于等到了专利的申请书和文章的初审意见,总算是完成了项目的硬性指标。
转眼到了十二月份,在项目的截止日期前,将技术总结报告打印,装订,上交,准备PPT,将这个项目画上圆满的句号。
05
虽然2021年突发的疫情将答辩日期延后了,但我已经足够幸运了,毕竟比起隔壁的同行,有人恰好有一篇论文返修需要补实验,而却只能在家里躺着;有人吐槽杂志官网在疫情影响下没人维护,已经打不开了;有人的经费严重不足,毕竟某些期刊的审稿费开始大涨;还有人年前屯的试剂都离过期不远了,而国外疫情导致很多进口试剂暂停发货。
毕竟和隔壁的生物组相比,我更加幸运,因为他们养的小鼠都已归西,连细胞都在疯狂涨价……
不管怎样,相信疫情很快会得到控制,也期待着科研人的春暖花开。我们重振旗鼓!再出发!
原创文章,作者:菜菜欧尼酱,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华算科技,注明出处: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1/06/62df59ea6f/